全國首個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臺上線資源申請
近日,首屆雙碳服務大會暨碳管理體系合作伙伴大會在常州武進舉辦。會上,上海環交所聯合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DNV供應鏈及產品認證集團、TUV南德大中華集團、BSI英國標準協會、華測認證有限公司、畢馬威中國、中國節能協會共同發布了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這標志著全國首個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服務平臺是上海環交所在當前國際綠色貿易新形勢下,結合企業在環境與供應鏈管理環節面臨的新要求、新變化和新風險,以企業為核心提出的新思路、新路徑。服務平臺的主要功能包括:碳盤查及碳足跡認證服務、碳中和抵消服務、碳標簽服務。
碳盤查及碳足跡認證服務方面,目前上海環交所聯合了6家國內國際權威認證機構,服務出口型企業基于進口國政策及供應鏈下游降碳要求產生的不同認證需求。
碳中和抵消服務方面,服務平臺未來將基于碳中和抵消的需求,配套提供包括國際減排量、國際綠證等品種的交易服務,為企業打造低碳/零碳產品提供路徑,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碳標簽服務方面,將聯合國際編碼機構,緊跟國內國際碳標簽制度,創新探索碳標簽電子化、信息化的實施路徑,支持貿易產品全生命周期及相關減排、抵消的信息披露,探索與各國際組織實現碳標簽互認機制。
服務平臺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數字化,以數字賦能綠色貿易,支持企業使用信息化平臺開展碳管理,提升企業綜合實力;二是權威性,支持國際認可的專業機構和標準在平臺應用;三是安全性,平臺運用頂級加密技術、多重權限管控機制,全力保障信息數據安全;四是開放性,平臺將匯聚多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建綠色貿易合作機制,共享合作成果;五是全面性,平臺集綜合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碳抵消、碳標簽等多功能于一體。
未來,上海環交所將進一步推進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臺的發展,持續完善平臺功能,優化提升平臺服務水平,拓展平臺應用場景與范圍,助力更多出口企業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意識,主動把握綠色產業發展新機遇,在國際綠色貿易中建立競爭新優勢。
此外,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上海環交所、西北工業大學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和深圳市龍崗區科創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會上正式啟動了《“碳”路可持續:企業雙碳行動案例(2023-2024年)》征集活動。繼續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在綠色技術有突破、低碳轉型有創新、綠色發展有特點的在華企業案例,為行業的碳中和落地提供前瞻性、系統性的碳中和實操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