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是電詐產業鏈一環:了解套路,提高警惕丨快評
泄露旅客航班信息,不僅本身就是違法犯罪行為,而且會為電詐犯罪提供詐騙對象,是電信詐騙黑色產業鏈的上游。及時嚴打航班信息泄露,對鏟斷產業鏈上游、減少電信詐騙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某地圖App上搜索航班信息并預定機票后,收到了詐騙電話。對方以航空公司客服的名義,聲稱機械故障航班取消,讓其提供支付寶賬號給予補償。來電者能報出網友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航班信息等。網友認為,其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并被用于電信詐騙,希望有關部門嚴查。
對此,中國民航局答復表示,正在編制相關文件,進一步加強對重要數據的保護。
“航班取消補償”近期已成為電信詐騙的熱門手段,有旅客損失甚至超過200萬元。詐騙分子能準確報出旅客的姓名、身份證號、航班信息,無疑是其訂購機票的相關信息被泄露了。但機票預訂流程繁瑣、涉及方眾多,在線旅游平臺、航空公司、機票代理人,還有中航信、運營商等中間方及終端系統,任何一個環節都存在數據泄露的風險。
此類詐騙已成為近期多發的熱門電詐手段,且旅客在訂票后很快就能接到詐騙電話,說明旅客航班信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