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歸,欲歸,猶未歸
張大千的態度是,對于親友的勸說信件,或婉言謝絕,或不予回復。對于中共官方的宣傳工作,能回避則回避,不能回避,就左右周旋??傊痪湓?,他不愿意回歸大陸。
責任編輯:馬莉
張大千為什么去臺?又為什么不回?
張大千最后一次攜妻徐雯波離開成都,搭乘軍用飛機赴臺北的時間是1949年12月上旬——成都解放前夕。自此一別,直到1983年4月1日,他病逝臺北,再也沒有回過大陸。離開大陸后,他先后旅居過臺北、香港、印度、日本、巴黎、阿根廷、巴西、美國,最后定居臺北。足跡遍布歐美、東南亞。
張大千為什么要在成都解放前夕離蓉赴臺呢?關于這個問題,我曾請教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長期在張大千身邊學畫的劉力上。劉力上告訴我說,大千先生在政治上是一個無黨派人士,他無求于國民黨,只是與國民黨的一些上層人物于右任、張群、羅家倫有些往來,也僅止于藝術交往。因此不能把他的離鄉赴臺,看做是投奔國民黨。至于他對共產黨,去國前既無恩怨,也無往來。不過,1949年初,大千先生在香港曾應何香凝之求,為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畫了一幅荷花,并題了“潤之先生”的上款。此事劉力上親耳聽大千先生說過,張還反問力上知不知道潤之先生是誰,如果說大千先生當時對共產黨已有不滿情緒,怕是不會題款相贈的。
我問劉力上,既然張大千對國共兩黨既無恩仇,也無親疏,為什么又要離鄉去臺?劉力上回道,說大千先生一點兒也不怕共產黨,不信共產共妻的傳言,這也不符合實際。他對共產黨的政策是有所聞,并存戒備之心的。這是一。二來,他考慮到共產黨新政府搞供給制,以后賣畫給誰呢?如果不能賣畫的話,今后他一大家子的日子怎么辦?談到這里,劉力上插了一段徐悲鴻托人捎信,邀請大千先生北上,許以月薪三千斤小米(當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