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先發現了大熊貓?
“他在紅山頂考察,歸途,在一位姓李的地主家歇息?;鹛吝叺膲Ρ谏?,一張黑白相間的毛皮引起了他的注意。天哪,天下還有這樣的野獸?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力遠
黑白相間的毛皮
科學界將戴維神父發現大熊貓的日子定為1869年4月1日。大熊貓的身份證明,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塵封就是140年1869年2月22日,戴維神父離開成都,向邛崍山深處的鄧池溝大教堂走去。時值早春時節,溝邊河畔,報春花星星點點,含苞欲放;野櫻花像團團白云,留戀在高山深谷間。青藏高原上橫空出世的莽莽群山從西洶涌向東,突然被南北走向的橫斷山一“橫斷”,形成“丁字路口”,使南北東西的動植物薈萃于此。從成都平原走向“丁字路口”,戴維意識到一座大自然的寶庫正向他敞開。
整整花了6天時間,他經新津古渡口、邛崍油榨頭、蘆山大川鎮,最后翻越甕頂山,到達穆坪(現寶興縣)境內的鄧池溝。遠遠望去,在海拔1765米的山頂上,聳立著的一座大屋頂的中國風格的二層樓的四合院。那是一座建于1839年的教堂。它屬于巴黎遠東教區成都平安主教區,是川西天主教會的大本營。
推開厚重的大門,是一座籃球場大的天井。天井四周是禮拜堂、教士和學員的起居室、閱覽室等。在遠離城市的深山老林,法國傳教士們能夠在土司統轄的山寨布道,并修建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氣勢恢宏的教堂,真是一個奇跡。170年過去了,當年修建教堂的“繩墨師”竹永鑒、竹永年等人書寫在桁梁上的名字還清晰可見。
2003年9月,作為教皇的特使,第四次來中國的紅衣大主教羅杰·艾切卡雷到鄧池溝憑吊戴維。他驚嘆:“這座十九世紀初修建的全木質教堂,舉世罕見!”
戴維一到鄧池溝,便投入到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工作中。他曾經迷過路,走過“一生中最驚險的山路”。3月11日,他在紅山頂考察,歸途,在一位姓李的地主家歇息?;鹛吝叺膲Ρ谏?,一張黑白相間的毛皮引起了他的注意。天哪,天下還有這樣的野獸?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主人告訴他,這是在這一帶的高山密林中隱藏的獸類。老鄉叫花熊。大約十天后,有當地的老鄉送來了一只花熊幼仔。由于一路上的折騰,幼仔到戴維手中時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