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斷親”怎么看?“陌生人社會”不是要消滅“熟人社會”

奇葩或人品差的親戚,你不和其來往就行了,不至于要與所有的親戚實質上斷絕聯系。儒家說“修身齊家”,與所有親戚都搞不好關系的人,恐怕自己也有問題。如果你在高速上開車,發現所有的車都在逆行,那真相只有一個:不是別人在逆行,而是你在逆行。另一種只是你內心這么想,又長期在外地,你的父母仍替你出面維持著親戚人情關系,這是假斷親。

朋友確實可以選擇,但至交、生死之交是難得的,需要精神與價值觀的高度契合+長期共同生活與交往建立的深度信任。人一輩子能有幾個至交、生死之交?更何況,維護親戚關系與交朋友沒有替代關系,可以并行不悖。而且,那些斷絕血緣與親情的人,恐怕也很難與連血緣關系都沒有的人建立深度聯系與信任,而在旁人眼里,也很難成為可信任的朋友。

責任編輯:辛省志

關于90后、00后斷親的話題,這些年一直很熱門。近日,有媒體刊發了一篇報道,描述了一位1991年出生的女性小怪,2022年7月的某天,她通過刪除微信與將電話號碼拉黑的方式,與親人斷絕關系:名單包括3個堂哥,1個堂姐,姑姑,以及父母。

文章稱,2022年,她被蘇州一家互聯網公司辭退,喝了散伙酒后第二天發生腦梗中風,后續至少需要養護一年,除了不能喝酒、不能吃高油高鹽食物之外,還要定期去醫院開藥,需要一筆醫藥費。父母在她8歲時離婚,各自組建了新家庭,她在奶奶與姑姑照顧下長大,故而向最親近的姑姑開口,但姑姑稱“不方便承擔”;又向父親求助,希望每個月借自己兩三千塊錢,父親表示只能為她繳納住院期間的費用;向母親求助,母親沒有任何反應。

媒體上這樣的報道不少,比如還有一篇關于斷親的報道,描述了37歲的葉文,小時候他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在東莞打工,他沒考上大學,做攝影學徒、開攝影工作室、喜歡文學、創作工人詩歌,“不被家族乃至父母理解”。他認為,他和父親的關系斷在一個錢字上,2019年,他想開一個攝影工作室,向父親借一萬塊錢,父親不說話,用他的話來說是“裝死”。他繼續追問:“你借還是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