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眼中的大金丨人來人往
金耀基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服務共三十四年,在他出任校長的兩年之間,經歷了許多困難艱辛的時刻,形勢非比尋常,包括SARS的暴發,及因政府削資而促使減薪等事故,所幸金校長任勞任怨,沉著應付,終于把難關一一克服。
責任編輯:邢人儼
金圣華與金耀基在翻譯研討會上。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已屆望九之年,退休至今也將近二十載了,仍老當益壯,精神抖擻,欽佩之余,乃想起了當年的往事。
2004年某一天,在中文大學行政樓與圖書館之間、校內人一致稱為“中央梯級”(Central Steps)的臺階上,遇上了一位即將退休的同事。她在校服務多年了,自中大創校校長李卓敏開始,共事過五位校長,可說是一位歷朝元老。跟她閑聊,提到退休的事,談起金耀基校長也離任在即,深感不舍,她突然說了一句:“金校長人太好了,我不怕他!”
不怕他?有誰會怕金校長呢?可是,再想深一層,為什么下屬會不怕主管?按常理來說,難道下屬怕主管不是司空見慣的事嗎?這就使我在腦海里浮現了這位“本家”的形象──和藹可親,笑容可掬,幽默機智,才情橫溢;對任何人,上自校董,下至工友,都一視同仁;治校時,納諫博采,從善如流;閑來抽一支煙斗,陶然自樂。這樣一位溫柔敦厚的主管,當然只會令人“敬愛有加”,而不會“敬而遠之”了。
認識金耀基教授已經有幾十年了。當初,校內姓金的教員不多,我們兩人既然都隸屬新亞,同事多以“大金”“小金”來區分,而我們彼此之間,也以“本家”互稱,加以金教授的大名與我大哥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在我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視之為兄長了。
初認識金教授時,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猶記當年,這位“本家”剛從美國返港不久,英姿勃發,年輕有為,未幾,就屢任要職,后來還獲選為新亞院長。當時,金耀基才四十出頭,加以并非新亞出身,這兩個因素,使他初掌重任時,可能也曾遭遇過一些阻礙,可是憑借超卓的才智與驚人的魄力,一切困難,在他手中,都可迎刃而解。此后,金教授在中大數十年,層樓更上,他的事務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重,可是有誰見過他愁眉苦臉、不勝負荷的模樣?在大家的心目中,金公永遠是談笑用兵、舉重若輕的。也因為如此,校方凡有“疑難雜癥”,就自然會交托給他,希望他能“對癥下藥”,妙手回春。
2003年12月,中大教職員工聯誼會舉行圣誕舞會,把金校長也請來了。晚會上,主持人要我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