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難,企業用工荒,創新國際化辦學可破就業“悖論”?

2010年前,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結兵曾對海寧的皮革產業進行調研,企業紛紛反映,“吸引一個名牌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都很難”,更多的畢業生選擇留在了企業設有研發中心的上?;蚴呛贾?。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鋒亮在分析了1997—2019年的省級面板數據后發現,無論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數還是項目數,中外合作辦學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均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

“(留?。﹪H化人才不僅僅是浙江省的短板,也是整個中國的短板?!标慃惥硎?,從現有數據來看,中國的優勢大學中有50%的人想要深造,其中70%選擇出國,就回流比而言,中國只居于全球100位。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3年1月29日,浙江海寧,某企業生產線上。(視覺中國/圖)

2023年1月29日,浙江海寧,某企業生產線上。(視覺中國/圖)

“明明企業很缺人,為什么高校畢業生還是找不到工作?”2023年10月30日,在浙江省海寧市舉辦的第三屆“浙大東方論壇·海寧分論壇”(下稱“論壇”)上,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麗君提出一個關于就業的“悖論”。

在分析了領英中國(LinkedIn)上百萬條全球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后,陳麗君發現,全球 QS排名前100高校畢業生的首次就業率(初次畢業后選擇就業人數)接近80%。而在中國的頭部高校,這一數字為接近50%。

陳麗君認為,出現“悖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才鏈和教育鏈之間存在脫節,“學校培養的人才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產業鏈跟人才鏈脫節,造成就業難和用工荒并存?!?/p>

對縣域經濟而言,高端人才和企業的連接問題或許更為顯著。在論壇舉行地海寧,當地提出的一個解決思路是引進教育資源。早在2013年,海寧市政府與浙江大學達成合作,引進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雙方的合作目標是,建立一個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校區為主體,聯動海寧全域的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

如今,浙大海寧國際校區招生已有七年。海寧市常務副市長王一鳴在論壇上提出,浙大與海寧的合作“漸入佳境”?!靶5厝诤?、科創融合、產業融合都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