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局外人”到“第一個人”:加繆110周年誕辰

如果說本雅明和茨威格之死劃下了昨日世界的精神界碑,加繆則將寫作的起點,奠立在戰爭與戰后的廢土之上。

令人唏噓的是,加繆這樣一位一直屬于進步陣營的作家,因為在某些議題上更溫和,或者不追隨某一原則、教條,提出了個人的理解和判斷,就被斥為保守。

責任編輯:李慕琰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作家、哲學家,出生于阿爾及利亞,44歲獲諾貝爾文學獎,47歲意外去世。(視覺中國/圖)

1913年11月7日,阿爾貝·加繆出生。1960年1月4日,他死于一場意外的車禍,年僅46歲。如今,距加繆誕生已經110年,距他去世已六十多年,但人們并未覺得加繆屬于一個遠去的時代,他用并不長的寫作生涯,創造了一系列鮮明的當代意象,與我們今天的生存處境仍然息息相關?!熬滞馊恕钡膶擂?、齟齬、脫力感,“西西弗”重復的苦役,“鼠疫”中,人面對災難的掙扎和尊嚴。

加繆既是一位作家,也是思想者,他不是用文辭的絢麗來俘獲讀者,而是用后現代的生存體悟令讀者震驚,他是諾貝爾文學獎最年輕的得主之一。加繆經久不衰的流行,是癥候性的,就像卡夫卡一樣,他為當代人的精神困境,寫出了“臨床診斷”;就像魯迅一樣,他并不提供光明的答案,甚至有些灰暗和冷酷,但冷酷的盡頭,是關于反抗和希望的哲學。

加繆曾從事記者工作,1940年1月1日,為《共和黨人晚報》最后一期所寫的社論,便能一窺他節制、冷峻、平靜中帶著力量感的語言:“今年,希冀幸福將是徒勞的,通過工作去建造幸福才關鍵。不要希冀任何事,而是要做點什么。不要等待著他人從頭至尾地構建你的命運,尤其是當命運仍掌握在我們手中?!豆埠忘h人晚報》今年不會祝您幸福,因為它知道您的身體和精神正在經歷重創。但它需要您保持必要的力量和清醒,去努力維持您自己的寧靜與尊嚴?!?/p>

那是二戰的至暗時刻,就在加繆寫下這篇獻詞后不久,在法國、西班牙邊境的逃亡途中,本雅明沒能拿到通行證,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茨威格雖流亡到了巴西,仍在絕望中自殺。加繆屬于新一代青年,他一度加入法國共產黨,投入戰斗和反抗,更將他反抗的力量,凝結為筆端持續的書寫。如果說本雅明和茨威格之死劃下了昨日世界的精神界碑,加繆則將寫作的起點,奠立在戰爭與戰后的廢土之上。

戰后的世界不是荒原,也不是新天新地,與友人薩特的爭辯,對阿爾及利亞戰爭的矛盾態度,讓加繆在獲得文學榮譽嘉獎的同時,卻日益孤獨。當他回到自傳式書寫,回到“第一個人”,一場意外讓這個鋒利的靈魂提前告別。對加繆這樣的作家來說,任何時候對他的紀念,都既是我們的哀悼,也是他返身發出的邀請。

法國的“局外人”

1913年11月7日凌晨2點,母親卡特莉娜生下了加繆,他是家中的第二個兒子。第二天,在阿爾及利亞蒙多維市政府,父親登記了孩子的出生,他28歲,職業是酒窖管理員,母親31歲,職業欄填的是家庭主婦。出生地圣保爾農莊位于蒙多維市以南8公里,附近的城市波尼是法屬阿爾及利亞最重要的港口,離突尼斯邊境不遠。

阿爾及利亞在19世紀淪為法國的殖民地后,大部分移民至此的都是窮人,他們來自法國各地,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和歐洲其他國家。新移民在法國的保護下獲得居住權,生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