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09年的展望(上)——反思2008年的崩潰風潮﹙五﹚
長期利率的上升將會抑制復蘇,而貨幣供應大幅度增加將導致通脹,這樣意味著很可能出現一個時期的滯脹。但是,這是一個高級、令人渴望的結果,因為它會避免長期的蕭條。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08年改變了世界。本報獲授權,獨家刊發國際著名投資人索羅斯最新反思文章的中文版
長期利率的上升將會抑制復蘇,而貨幣供應大幅度增加將導致通脹,這樣意味著很可能出現一個時期的滯脹。但是,這是一個高級、令人渴望的結果,因為它會避免長期的蕭條
全球經濟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奧巴馬總統能否實施全面和一致的一攬子措施,以及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成功地落實這些措施。中國、歐洲以及其他主要國家如果應對也將同樣重要。如果國際合作良好,那么世界經濟可能會在2009年年底慢慢走出低谷。否則我們將會面臨一個非常漫長的經濟和政治的混亂和衰退時期。
我們無法一蹴而就地重新建立經濟均衡。相反,我們首先要向經濟體內注入充足的資金,來彌補信貸的崩潰。隨后,當信貸開始再次流動的時候,我們必須把流動資金從經濟體系中抽出去,這要像當初注入資金一樣快。第二步行動在政治上和技術上都要比第一步行動困難得多,這是因為把錢給出去總是比把錢收回來容易得多。因此,經濟刺激計劃應該導向相對高產出率的投資就更為重要了。挽救美國的汽車產業應該只是一個例外,而不能成為定規。
美元
向美國經濟注入大量資金,將會在匯率和利率兩方面遇到困難。在當前金融危機之初,美元面臨壓力,但隨著危機的惡化反而出現了強勁復蘇。美元在2008年下半年的強勢并不是由于人們更多地想要持有美元,而是因為借美元變得更為困難。歐洲和其他國際性銀行通過在銀行間市場提供資金而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當市場萎縮的時候,它們被迫購買美元。與此同時,周邊國家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債務,當它們無法發行新的債券償付這些債務時,它們就不得不償還這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