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個案例,多個政府部門被立案調查背后:反壟斷的硬骨頭
自2022年3月開始,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的專項行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公布63起行政性壟斷案件。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已公布6起行政性壟斷案件。
通報的行政性壟斷案件主要集中在城管、醫療、教育、建筑等民生領域,這些領域行業監管特征明顯,行政機關在管理過程中可以直接進行資源配置。
反經濟性壟斷主要是技術問題,判斷是否實質性妨礙了市場公平競爭,難度并不大。反壟斷的硬骨頭其實是行政性壟斷。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2年3月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的專項行動。(人民視覺供圖)
2023年4月7日,江西省定南縣城管局被立案調查,原因與共享單車的經營權相關。
2022年底,定南縣城管局對縣城主城區共享電動單車經營權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最終,有兩家企業獲得經營權,城管局與這兩家企業簽訂合同,限定一共投放車輛1500輛,運營期限為3年。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后認為,定南縣城管局在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情況下,通過公開招標限定主城區共享電動車經營企業,排除、限制其他具有合格資質和服務能力的經營主體進入這一市場,妨礙了市場公平競爭。
定南縣城管局被認定構成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這一行為,也稱行政性壟斷。
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陳兵解釋,行政性壟斷是行政機關通過濫用行政權力,直接或間接干預市場競爭,保護或扶持某些特定經營者或商品,從而實現自身或他人的利益最大化。
2023年是反壟斷法施行15周年,《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也得到重新修訂,自2023年4月15日起施行。自2022年3月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的專項行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共公布5批、63起行政性壟斷案件。
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目前公布的兩批典型案例中包含6起行政性壟斷案件。
2023年9月,定南縣城管局的行為被作為反行政性壟斷典型案例通報。目前,定南縣城管局已經整改,廢止了合同,還發布公告表示全面開放縣城主城區共享電動車市場。
出于“好意”
2023年10月18日,定南縣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已經取消招標。由于相同原因被立案調查的哈爾濱市城管局,則表示共享單車招標業務已被移交給市交通管理局。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69個案例中,共有69個行政機關被處罰。整體而言,涉事案件主要集中在城管、醫療、教育、建筑等民生領域。陳兵解釋,這些領域行業監管特征明顯,行政機關在管理過程中可以直接進行資源配置。
從公布的典型案例來看,涉事單位的動機不同,有些行政性壟斷行為的發生甚至出于“好意”。
2022年3月,寧波市象山縣住建局發布房屋安全鑒定機構推薦名錄,要求在象山縣開展房屋安全鑒定業務的,取得市住建局備案證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