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090326)

杜常委把時機選在了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之時,不知是處心積慮還是沖冠一怒??傊?,把會場外的私人經濟糾紛帶進了人大,陰差陽錯成就了應該是中國人代會上第一次拳頭事件。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回應“女畢業生的死亡日記”(3月19日A8特別報道)

姐姐今年上大四。趕上經濟危機,單位招聘計劃縮減,內向的姐姐從年前就開始找工作,收獲的只是一次次失望。最大的打擊是,最接近成功時,卻被有關系的直接擠掉。

年后,父親就很少外出打工,他每次打來電話,只是一直重復,要我好好學習。我能體味到爸爸話里的別樣意思。在農村,供養兩個大學生每年就要兩萬多,四年下來就要八萬多。而畢業了工作卻不好找,這可能是爸爸始料未及的??粗従蛹业暮⒆油獬龃蚬?,反而每月寄回錢,爸爸心里很不是滋味。

普通中國農民信奉“教育改變人生”,現在已打上深深的問號。(南京 韓陽 大學生)

本報記者楊繼斌回應:

在中國,越是貧困的家庭,似乎越相信“教育改變人生”,舉債供子女讀書十分平常。既然收入不足以支撐教育成本,他們為什么不愿意讓子女輟學呢?簡單一句“父母對子女的愛”已經喪失了解釋力。劉偉在她的日記里,多次表達過對城里生活的向往。農村對她并不是桃花源,它是貧困的,是被城市歧視和榨取的,是丑陋的。作為農民的子女,劉偉們對于農村的絕望,他們不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