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文學策劃考編上岸:反思“鐵飯碗”的人為何擁抱“鐵飯碗”?丨快評
平心而論,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法規禁止這幾名青年作家考編,自由開放的現代社會當然也允許一個人實踐他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但他們這種 “華麗轉身”也未免有些“突如其來”,自然難逃外界乃至追隨者的疑問。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則“作家考編”的新聞引發關注。2023年武漢市文聯所屬事業單位芳草雜志社公布了專項招聘名單,青年作家班宇、陳春成、王蘇辛、淡豹(劉雪婷)在列。此事再次引發網友“宇宙的盡頭是考編”的感嘆。公示名單顯示,班宇、陳春成與王蘇辛“成功上岸”,淡豹則不幸名落孫山。
這則新聞的話題熱度雖遜于去年的“明星考編”事件,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此次“作家考編”之所以引發熱議,還是因為在人設與選擇上出了問題,讓外界產生了強烈的違和感,這一點值得特別加以辨析。
班宇曾被稱為“東北文藝復興三杰”之一,著有小說集《冬泳》,也是懸疑劇《漫長的季節》的文學策劃。這部以上世紀末東北下崗潮為背景的熱播劇,一大主旨就是對“鐵飯碗”的反思,尤其是展現了其對人的束縛與異化。
淡豹擁有社會學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