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里雅斯特:微型世界丨意長意短
這座城市有沙灘、小山,因此有一絲鄉野。在高處看著生活,但不參與生活,同時又并不覺得自己是局外人,這正是這座城市給薩巴的。馬格里斯用另一種方式生活在這座城市里,他存在于一種嚴格的儀式里,就像圣心堂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地板一樣謹慎、莊嚴。對于他來說,一切都在附近,都近在咫尺,去一趟公園就像周游世界,圣心堂清澈的圣水池就像林間空地的小泉,教堂幽暗的光就像夜晚的大海一樣深不可測。
責任編輯:邢人儼
1895年,的里雅斯特風貌。
每次途經的里雅斯特,都要去古老的圣馬可咖啡館坐一會兒。這座城市有全意大利最好喝的咖啡,“意利”(Illy)總部就在這里。像很多曾經輝煌后陷入沉寂的城市,這座城市一半是現實的,一半存在于文字之中。的里雅斯特曾經是奧匈帝國最重要的港口,是斯拉夫、拉丁和日耳曼文化的交融之處。一百多公里之外,威尼斯通過一種浮華的方式保持了世界的關注,雖然修建她的每塊石頭都來自別處,所有美都是人工美,但望見威尼斯的第一眼,就會讓人感到驚艷和沉迷。相比而言,的里雅斯特是一座暮氣沉沉的城市,她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邊陲,十幾公里之外是斯洛文尼亞,面朝大海,背靠著喀斯特山巖,山下是棋盤一樣的街區,山上有很多深宅大院。
曾在這里當兵的英國人詹姆斯·莫里斯——后來變性成為簡·莫里斯,二戰后她專職寫作,成為《衛報》記者,也是著名的游記文學作家。在她寫的《的里雅斯特:無名之地的意義》(Trieste and the Meaning of Nowhere)里,的里雅斯特是一座難忘的城市,但她努力回憶,卻發現那像一張無法呈現的臉。這座城市沒有讓人一眼難忘的景觀,沒有獨一無二的美食,甚至沒什么意大利色彩,在1999年的一項調查中,甚至有70%的意大利人都不知道這里屬于意大利。
雖然如此,的里雅斯特也有她獨特的魅力,這個曾經的自由港,在上個世紀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的爭執中,選擇了歸入意大利?;靵y的過去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和反思。她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具文學色彩,上個世紀初,喬伊斯曾在這座城市的很多地方居住過,他做英語教師,在這里開始撰寫《尤利西斯》。這個地方當時聚集了很多縱酒的藝術家和作家,對于他來說,的里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