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博士說 | 卞建林:辯護制度不健全,刑訴進步是不可能的

辯護制度和律師職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假如一個國家的律師水平很弱,辯護制度不健全,刑訴進步是不可能的。

至于學法律,幾乎是必然的選擇。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沒有學數理化,想考理工科是不容易的,只能從文科里選,其中法律肯定是最有吸引力的。主要是過去看的書很多是破案類的,辨疑洗冤,懲惡除奸,伸張正義,自然就有了一種法律情懷。

責任編輯:錢昊平

博士檔案:

卞建林,新中國第一位訴訟法學博士。

1953年10月,出生于江蘇泰興。

1960年-1965年,江蘇省泰興縣泰興鎮襟江小學。

1965年-1971年,江蘇省泰興中學初中部、高中部。

1972年-1979年,江蘇省商業冷藏船修造廠工人。

1979年9月-1983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本科生。

1983年9月-1986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刑事訴訟法學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6年8月,留校工作,任中國法制研究所專職研究人員。

1987年9月,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訴訟法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

1991年7月,被授予訴訟法學博士學位,為全國首個訴訟法學專業博士;

1992年任副教授,1997年7月任教授;

2000年5月任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1年任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制研究所副所長,1995年任所長;

2001年至2006年,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1993年8月-1994年8月,在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作訪問學者;

1999年8月-2000年8月,在哈佛大學法學院、耶魯大學法學院作高級訪問學者;

2006年-2022年,任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2006年-2019年,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

2003年至2013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新中國第一位訴訟法學博士卞建林。(受訪者供圖)

新中國第一位訴訟法學博士卞建林。(受訪者供圖)

26歲考入大學,38歲博士畢業。今年,卞建林整70歲。

2023年10月18日下午兩點,卞建林準時出現在中國政法大學的辦公室門口,高高瘦瘦,合身的黑色休閑西裝和西褲,手里提一個紅色紙袋,里面裝著三冊合訂的《依法治國與刑事訴訟——卞建林法學文集》。為了他這個月的70歲生日,出版社特意策劃了這部論文合集。

1979年,拽著老三屆的尾巴,卞建林在高中畢業8年后,離開老家江蘇,考進“文革”后剛剛復校的北京政法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政法大學??恐鴩姨峁┑穆毠ぶ鷮W金,卞建林一路讀完本碩。在人生即將走向另一個分岔路口前,“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1986年,全國第三批法學博士點確定,中國政法大學的兩位法學教授新晉博士生導師。

1987年,卞建林師從國內公認的“刑事訴訟法學奠基人”陳光中教授。四年后,他成為新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位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生,并走上了和導師相似的職業發展道路。時至今日,卞建林已經培養了87名博士,11名博士后,同時擔任著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并在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檢察官學院等高校兼職教授。社交媒體中,他總是積極參與各類研討會和學術講座,分享自己對刑事訴訟制度建設的理解和建議。

不愿意標榜自己,卞建林幾乎從未在公開場合說起過自己的過往經歷。即便是這次兩個小時的采訪,話題總繞不過他的導師。而他自己,似乎只是一個“年齡大,上學晚”的普通學子,在誤打誤撞中幸運地走到了現在。

意外成為“第一位”

南方周末:文集的序言里,你似乎是第一次提到自己求學時期的經歷。

卞建林:我不大愛講我的履歷,這本文集帶有對我學術生涯小結的意味,因此在代序中說了幾句。我在政法大學算入學早的,是復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