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對話:從研發中心,到科創生態 | 2023科創大會

2023年11月16日,第三屆南方周末科創大會在北京舉辦,匯集政府、企業、學界代表共同探討行業熱點與趨勢,思考并觀察中國科創的未來發展。

大會現場,由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主任黃金萍擔任主持人,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局(大學科技園辦公室)局長(主任)唐繼發、蘇州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陶敬泓、智慧芽中國區總經理朱亞立、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有限公司品牌戰略本部總監董美琪、中科搖櫓船聯合創始人梁良,圍繞“從研發中心,到科創生態”這一話題進行了圓桌探討和分享。

為什么研發、研發中心重要?

黃金萍(主持人):各位是從什么時候,或有什么契機,意識到研發活動的重要性?

唐繼發:大概在2018年左右。以前學理工科時,對技術研究比較失望,但后來從事管理后明白制度創新可以帶來技術進步,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生存更加重要。

朱亞立:我畢業后曾在國防科工委從事研發工作,當時的夢想是科技報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從做大到現在做強,調結構的過程中科技成分逐步加大投入。從投資來看,很多錢流入到科技創新領域。目前中國還處在科創1.0時代,研發投入規模很大,且快速上升;但整體研發質量、有效發明專利的占比及有效轉化還有很大短板,研發、技術、市場商業化運營等均有很大前進空間。

董美琪:2014年左右明顯感覺到,中國消費者的獨特需求不斷增加,讓我們意識到僅僅從日本引入產品是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因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本土化研發和企劃。2016年以后,我們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陸續上市了中國現地企劃的產品。

梁良:我們作為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重慶市兩江新區“院地孵化”的企業,在航天航空領域研發得到了極大的突破,并且已經站在世界的前列。同時作為硬科技轉化的公司,我們在科技領域成功將國外的產品拆下來,換上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F在政府對我們的信心越來越強,這是一針強心劑,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黃金萍(主持人): 2023年可能是“研發中心”這個詞在中央、部委、地方政策文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一年。各位來自科創企業、科創服務商、科創產業園/孵化器、主政一方的科創局,請分別從所在機構的視角談談,研發中心在企業、產業園、區域發展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為什么今天要如此頻繁地談到它、重視它?

梁良:研發中心對企業和區域發展都非常重要,它是產學研合作的重要載體。今年,我們與中國科學院共同建立了西南首個視覺中心,我們站在市場最前端,得到市場難點和需求后,并在實驗室進行了轉化。對于我們企業來說,做好產品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對于研究院而言,實現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融合。這是雙方互利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合作方式。

董美琪:我們認為企業差異化的競爭力源于研發力。如果沒有很好的研發力支持,很難在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

對于歐姆龍來說,研發涉及兩個方面:其一,研發中心要關注技術、先行研發,將概念化產品做成實體,能直觀看到技術能做成什么樣的服務;其二,能不斷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開發新產品。如血壓計,今年是歐姆龍首臺血壓計發售50周年,這50年來一直在做產品研發和推進,我們不僅滿足于簡單的測血壓,還在跟血壓相關的心腦血管領域進行深耕,滿足更多消費者在血壓并發癥上的產品導入。

朱亞立:今年我們做了一次科創企業的調研,發現61%以上的中國科創企業都設立了研發中心。對于科創企業來說,如果要構建科創體系,那創新鏈應該由哪個部門來牽頭管理?回答這個問題,也是回答“為什么現在做這么多研發中心?”研發中心更多職責,是承擔創新鏈協同和打通。

在我們的客戶群體中,有專利管理部門、研發部門和工程技術部門,而研發部門跟我們的溝通需求是最為全面的。如何圍繞技術路線將專利和科技文獻、論文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科技情報體系?這個情報體系怎么去引導戰略部門做戰略決策、引導團隊快速及時進行研發能力提升?同時跟市場部門互動以降低市場風險?方方面面都需要研發中心來協同貫穿。所以我們認為,研發中心的定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陶敬泓:研發中心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企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研發中心自身的內驅力。作為產業園的運營者,關鍵是搭建一個平臺。產業園中聚集了近100家大院大所,包括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在企業的研發過程中,無論是原樣機的定型或者產品迭代研發,都需要大院、大所給予科研力量的支持;同時,我們支持、培育了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落地和轉化。

唐繼發:長沙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包括為大家所熟知的文化娛樂業,背后其實也是創新在驅動,包括經營管理機制、影視媒體技術等方面的創新。長沙的科技研發中心實力很強大,目前擁有上千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支撐起龐大的產業體系。比如,長沙是全球第三大工程機械之都,技術源頭在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國防科大是我國重要的超算技術和北斗技術策源地,為長沙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中南大學培育了全國70%以上的新能源技術研發人才,正助力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產業集群。

今年6月,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岳麓峰會上提出“把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7月底長沙正式發布《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實施意見》和《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明確“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資源來自全球、研發成果用于全球”的思路,長沙的研發中心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我們熱議“研發中心”,實際上表明我國科技創新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是對未來一個更高標準的要求和期待。因為企業沒有設立研發中心,也可以有研發活動,能夠提出設立研發中心的企業一定是已積聚較多的科研人才并建立相應的科創生態。

什么是理想的科創生態?

黃金萍(主持人):研發活動置身于企業、園區、區域的科創生態,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您看來,理想的科創生態應該是怎樣的? 

唐繼發:提到生態我就想到熱帶雨林,陽光雨露、空氣土壤合理搭配,各種生物自然生長、繁密茂盛、相互作用,有看得見的植物、動物,還有看不見的微生物。我想科創也是這樣,營造良好環境,讓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盡情地探索,使各項科研成果能夠很好地落地,這就是我們科技服務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第一是創新要素,保證創新活動可以便捷找到需要的金融和轉化服務、設施儀器和場地等。第二是創新主體,高水平的研發中心、實驗室、大學等機構聚集起來,為研發活動提供組織、平臺和機會。第三是創新文化,允許探索嘗試、寬容失敗,為科研提供高效的正向激勵,包括制度、政策等。關鍵的還有產業環境、產業系統,只有產業培育比較健康的情況下,創新才有落腳點、才能生根發芽。

陶敬泓:科創生態也需要由產業園區去搭臺,它的主要角色是創新型企業。我們打造從孵化器到加速器、到生態鏈和商業圈,企業能夠在產業園內滿足所有需求。

朱亞立:創新企業從創意到技術、到產品,再到走向市場,每個環節都需要政府的政策、金融投資和賦能企業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關鍵點:首先數字化可以更好地構建沒有邊界、沒有國界的創新生態體系。要感知到全球范圍內最新的技術或產品,一個好的方法是從產品背后去解讀它的專利,通過它的專利文獻能夠勾勒出它的技術路線;第二,缺人才。能夠起到領軍人物的人才,是科創生態體系共同要解決的問題。這需要“產”“學”“研”一起來解決。

董美琪:理想的科創生態有三個關鍵詞——互相協作、多元化參與、可持續發展。以歐姆龍正在構建的慢病管理生態為例,在硬件方面不僅限于自身技術,還積極與全球前沿創新機構合作;在軟件服務方面,尋找更多伙伴,如藥店、藥廠和互聯網醫療機構,各司其職,提供優勢創新。

黃金萍(主持人):構建科創生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是什么?

梁良:我們公司成立三年,以中國科學院的技術和地方轉型需求為基礎,是一個硬科技推動企業發展的案例。同時我們也必須面對一些挑戰,主要集中在人才、環境和市場三個方面。人才方面來說,我們缺乏高級工程和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需要一定的培養周期;環境方面來說,領先的產業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東部地區,創新要素、人才等不均衡,一些新的規?;?、標準化場景和領域出現了早期資本投入不足的情況。

陶敬泓:蘇州醫療器械產業園始建于2009年,2010年7月迎來第一家企業。經過15年的發展,產業的難點和要點主要有兩點:一是堅持產業。醫療器械不是大宗商品,需要取得產品注冊證和產品許可證,培育周期雖不如藥品長,但也需要時間;二是打造生態鏈。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Medpark全面梳理產業發展情況,瞄準了體外診斷、高端植入器械、高端醫學影像、數字醫療等五大領域,發揮龍頭企業和院所平臺的帶動作用,加速培育優質項目。

唐繼發:長沙的科創能力有其自身特色且實力強勁,在全國城市中創新能力排名第八,985高校有三所,數量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企業創新能力較強、科創與產業聯系緊密是長沙科創的鮮明特色。長沙沒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這是制約長沙科技創新的瓶頸,不利于實現科創生態的高水平繁榮。

湘江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承擔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正全力建設湘江科學城,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核心引領區,未來將繼續搶抓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東風,努力構建良好的科創生態。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