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電影與傳記

電影可以說非常忠實于原著,幾乎沒有一句人物之間的關鍵對話是沒有原著作為基礎的。因此,閱讀《奧本海默傳》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電影里的很多場景。

責任編輯:劉小磊

閱讀《奧本海默傳》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電影里的很多場景。左為電影《奧本海默》海報,右為《奧本海默傳》。(資料圖/圖)

2023年夏季以來在全球熱映(除日本外)的電影《奧本海默》是根據凱·伯德和馬丁·舍溫兩位普利策獎得主所著的《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中信出版社,2023)改編的。電影可以說非常忠實于原著,幾乎沒有一句人物之間的關鍵對話是沒有原著作為基礎的。當然,由于電影時間的限制,很多不同場合的對話被嫁接在一個場景里。例如,杜魯門總統說奧本海默是“哭哭啼啼的科學家”,是在給他的代理國務卿艾奇遜的短信里,而不是電影里的當面所說,但奧本海默確實當面對杜魯門說過“我覺得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而杜魯門回答“鮮血是在我手上,讓我來操心吧”(第393頁)。

因此,閱讀《奧本海默傳》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電影里的很多場景。奧本海默在第一次和他傾心的女友瓊·塔特洛克(兒童精神科醫生,29歲時自殺)見面時,瓊發現他對精神分析的不同學派非常熟悉。如果不看傳記,我們可能一般地理解為奧本海默驚人的文理兼通的博學,這也確實是事實;但傳記告訴我們,奧本海默了解精神分析的不同學派,和他本人的治療經歷有關,這也解釋了他精神崩潰時曾給他的劍橋導師布萊克特(194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著名社會主義者)“毒蘋果”的事件(第61頁)。電影在處理這一事件時,讓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拿起蘋果,結果被奧本海默一把搶了下來。

奧本海默(1904-1967)。(資料圖/圖)

奧本海默在青年時期多次出現精神危機,是和他的猶太中上階級家庭背景有關的。他的父親1888年才從德國法蘭克福移民美國紐約,逐步成為一位成功的衣帽服裝商人。但當時的西方社會普遍存在著對猶太人的歧視。1925年6月,奧本海默準備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時,他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