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發病年輕化,看看這份防治“地圖”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對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發病患者的調查中,發現首次發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帶來的生活方式轉變的影響,“簡而言之就是粗糧吃得越來越少,油脂吃得越來越多”。
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將HPV疫苗接種納入當地惠民政策,對于符合要求的國產HPV疫苗加快審評審批,提高HPV疫苗可及性,多種渠道保障適齡人群接種。
強化關口前移和完善急救體系也是新版心腦血管防治方案的重點之一。如加強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備,對配備的急救設備加強巡檢,確保緊急時刻能取可用。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曹海東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對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發病患者的調查中,發現首次發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視覺中國 | 圖
“到2030年30歲以上的居民高血壓的知曉率不低于65%,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率不低于70%,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萬分之190.7以下,在癌癥領域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以上?!?/p>
上述新目標來自《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2023年11月15日,兩套方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
南方周末記者對比2019年發布的方案發現,新版方案在主要目標上進一步提高。癌癥防治方案中,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比2019年方案再提高近3個百分點;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之前要求在2022年下降到209.7/10萬。防治手段方面,更加強調關口前移和醫防融合,聚焦健康的全過程,實現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我們都知道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兩個方案都堅持預防為主,加強慢性病的風險因素控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