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頭獄霸之治】看守所改革, 年后可再重啟——專訪中國犯罪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順安

公安局的警力有限,警察直接管理人犯或犯人做不到。只要是存在人犯管人犯、犯人管犯人,牢頭獄霸就會存在。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溫海玲

■編者按:南方周末的這組系列報道,欲通過還原牢頭獄霸真實的生存土壤,來尋找治理之策。

牢頭獄霸的社會之痛綿延古今中外,尤其在當下的中國,又糾結產生于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若干不足。對此,最高檢的官員也坦承“牢頭獄霸長期存在”,并將在全國范圍內加強打擊。

我們寧愿相信,近段時間屢被曝光的看守所死人事件,并非是因為看守所的管理變糟了,而是因為媒體更為開放了,才使這多年的痼疾得以見于天下,并刺激輿論從沉痛中尋找制度出路。 

■“躲貓貓”事件發生后,陸續又有廣西、陜西、河北等地看守所惡性死人的事件被揭發出來。正好借此反思一下看守所的體制與管理弊端,調整一下監所管理的政策,應該將看守所從公安機關剝離出來,而且盡快剝離。

■預審和看守都歸公安管,偵查人員容易為了口供采取極端的方法。按照權力制約的原理,逮捕、刑拘和預審要嚴格受到審前司法程序的監管,即法院進行審前控制,這樣才能防止濫用偵查權等問題。

■由司法行政部門統一監管已決犯和未決犯(包括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是避免口供至上、刑訊逼供的機構性制約。

只要存在“犯人管犯人”,牢頭獄霸就會存在

南方周末:近期發生“躲貓貓”等多起嫌疑人被打死事件,您認為牢頭獄霸滋生的土壤是什么?

王順安:我很贊成司法部前副部長段正坤在“兩會”期間就“躲貓貓”事件的發言:牢頭獄霸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毆打致死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

看守所條例均明確要求對各類人員分別關押,但很多看守所不具備這個條件,只能粗放地分管分押,有些看守所存在著混押的情況,很混亂。刑期較長的罪犯,以及部分主觀惡性強、公安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