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蟲重啟“全球旅行”,人類如何甩掉“吸血鬼”?

臭蟲并非突然暴發,而是一直存在于社會中,短期內在我國內地大范圍流行的可能性不高,是否構成“危機”有待商榷。

在中國,熱帶臭蟲普遍在長江以南分布,但溫帶臭蟲在兩廣地區均有發生。隨著氣候變暖和北方暖氣使用帶來的室內環境變化,熱帶臭蟲也可能出現在溫帶地區。

對于普通居民家庭,推薦使用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指的是運用熱處理、無機粉劑、臭蟲攔截裝置等防治臭蟲。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曹海東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4日,韓國首爾,為防止臭蟲擴散,首都鐵路車輛工作人員正在對地鐵設施進行消毒防疫。視覺中國 | 圖

站在臭蟲的視角,這是一個因疫情憋悶了三年,在2023年重啟旅途的故事。

從2023年8月法國開始,臭蟲已在歐洲、亞洲多國掀起恐慌。據韓聯社11月8日報道,韓國報告了30起疑似或確診的臭蟲感染事件,政府宣布成立臭蟲聯合應對指揮部,向臭蟲宣戰。

臭蟲又稱床虱(bedbug),綠豆大小、臭氣難聞、晝伏夜出、專吸人血。在20世紀60年代,它曾是和蒼蠅、蚊子、老鼠齊名的“四害”之一,后因滴滴涕(DDT)等化學殺蟲劑的問世一度銷聲匿跡。

作為一類靠吸食人血為生的無翅昆蟲,臭蟲的長途旅行通常是借助行李箱這個載體完成的。

它通過二氧化碳、熱信號和人體氣味識別寄主,循著“人味”鉆進行李箱縫隙,躲進帶著汗液的臟衣服里。等到行李箱再次開啟,臭蟲可能已經跨越洲際。

“之前從來沒有被咬過,還以為是過敏?,F在很后怕,在家里徹底消殺了?!?1月11日,張敏如從韓國首爾返回北京,發現身上出現被臭蟲叮咬的痕跡,結合近期媒體報道才發現自己中招。

11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發布公告稱,為盡量減低臭蟲由海外傳入香港的機會,已聯同相關部門及機構在不同層面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且會密切監察情況和發展。

南方周末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一位曾疑似或確診臭蟲叮咬的患者,發現臭蟲經常出現在近期有外出差旅史的家庭中,在國內高發于珠三角地區。

江西農業大學教授、南昌江農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建國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臭蟲并非突然暴發,而是一直存在于社會中,短期內在我國內地大范圍流行的可能性不高,是否構成“危機”有待商榷。11月21日,重慶疾控發布推文《“臭蟲”再度活躍不用慌,正確處理是關鍵》,指出近年來重慶也有過臭蟲侵害的案例發生。

“總體而言臭蟲對人類安全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