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種業第一展!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暨首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即將啟幕
院士領銜,專家齊聚;開在塘頭,活體展示;水產盛會,即將來襲!11月24-26日,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暨首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以下簡稱“水產種博會”)將在廣州南沙舉行。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具體行動,將有力推動水產種業振興,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300家企業、超200個水產養殖經濟品種、17個2023年國家審定新品種、近40種珠江流域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品種、“1+N”場主題論壇、錦鯉“魚王”拍賣、活體黃鰭金槍魚首秀……本屆種博會以“陸海謀新篇 良種創未來”為主題,圍繞“種業強芯”“現代化海洋牧場”“良法良技”“漁趣漁樂”四大板塊,聚焦水產種業最新成果、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研究等重要議題,亮點紛呈。
17個國家新品種將發布
今年超火的“網紅”冷水魚虹鱒也遠道而來,40多個珠江水系水產種質資源品種各顯姿態,最新17個國家審定水產新品種也將在25日開幕式上正式發布,并在活動現場集中亮相。
虹鱒
17個國家新品種活體集中亮相,在行業內引起關注。哪個是今年最具潛力新品種?新品種將如何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水產種博會行業人士集中討論的熱議話題。
每年由農業農村部審定的國家新品種,是深入實施水產種業振興、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代表了當前我國水產種業發展的最先進水平。其在水產種博會正式發布,既是對水產種博會國家級發布平臺的認可,也是水產種博會搭建產業前沿平臺的重要支撐。
中國水產種業全展示
生魚兇猛潛泳、白對蝦鮮活肥美、青蟹個頭肥碩、觀賞魚爭奇斗艷……本屆水產種博會將以活體展覽的方式,上演一場當前國內品種多、內容豐富、體驗直觀的海鮮大秀。
今年,水產種博會報名參展企業及單位近300家,來自全國各地,70%以上為種業企業?,F場展出的水產品種非常豐富,涵蓋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等多個門類,總計超過200個水產養殖經濟品種。
我國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為發展海洋產業,特別是深遠海養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水產種博會現場,眾多活體海鮮品種將齊亮相。其中,有我國海水魚五大品種,金鯧、海鱸、石斑魚、大黃魚、大菱鲆,以及軍曹、鮸魚、章紅、黃鰭鯛等名優品種。還有以優質鮮美而聞名的來自黃海、東海海域的海水養殖對蝦、蟹類,以及生蠔、扇貝、鮑魚、龍蝦、海馬、海參、紫菜、龍須菜等名優品種。
本屆水產種博會還特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展區,以模型還原“重力式網箱”“養殖工船”“桁架式網箱”等深遠海養殖設備,并在現場展示近50個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適養品種。
國內首例金槍魚活體展出
活體展示,是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開辦至今的核心特色。今年,現場最搶眼的除了錦鯉,還有罕見的活體黃鰭金槍魚。這是國內首例金槍魚活體展,標志著我國金槍魚養殖技術取得一次重大突破。
金槍魚由于產自遠洋,活體展示極為罕見。此次亮相的是幼體黃鰭金槍魚,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基地選育。經過多年研究,該團隊已攻克金槍魚“離水即死”難題,目前可實現12小時內運輸成活率達到95.3%,海-陸轉運成活率大于98.3%。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在外海養殖區開展黃鰭金槍魚網箱養殖研究。目前該團隊探索金槍魚人工繁育技術項目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黃鰭金槍魚馴化成功率達到75.83%。
作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本屆水產種博會還邀請澳大利亞菲林德斯大學教授現場分享南方藍鰭金槍魚人工繁殖和孵化技術。
院士領銜報告生物育種前沿技術
探索基因編輯技術,讓鯽魚無骨成現實,為鯽魚湯愛好者帶去好口福;羅非魚體色可以像金魚一樣燦爛,從傳統經濟魚類搖身一變成為觀賞寵兒;雜交技術讓名貴石斑魚成為大眾消費品種,多倍體技術讓牡蠣養成更快、更大、更誘人;人工雌核發育和性別控制技術讓半滑舌鰨雄魚變成體型數倍大的雌魚……在為期3天的水產種博會上,2023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首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發展論壇、金融賦能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論壇、鱖鱸種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藻類種業/微藻產業發展論壇等“1+N”場主題論壇,將由院士領銜講授生物育種技術的最新進展,行業專家人士共同交流水產育種的新成果、新技術,引領水產種業科技方向,打造水產種業智庫高地。
作為水產前沿技術展示的平臺,在現場,可以看到最新的養殖模式全景展示。如水產業更先進的生產力,工廠化循環水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環水模式、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魚菜共生”生態養殖模式等。此外還有智慧漁業設施池塘演示。
電商賦能成為產業發展推動力
鱗片飽滿猶如渾身鑲滿珍珠的珍珠鱗金魚、身著一襲白衣泳姿飄逸的蝴蝶鯉、來自廣州白云山水域的著名觀賞魚“白云金絲魚”……色彩絢麗、形狀奇特。觀賞魚展示是水產種博會上最受觀眾喜愛的重頭戲之一。
觀賞魚展區的參展錦鯉之中,不乏平時難得一見的名貴錦鯉,讓觀眾看得流連忘返。今年展區現場還設置了精品拍賣區,將現場進行錦鯉電商拍賣。
隨著網絡平臺快速發展,傳統水產銷售方式正快速轉變,11月23日晚,許多參展企業在水產種博會現場開播,銷售斗魚、燈魚、孔雀魚等觀賞魚類,廣受歡迎。電商賦能,成為產業增收的重要渠道,以及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據悉,廣東是中國內地最早引入和養殖錦鯉的地區之一,現已發展成為內地觀賞魚市場的風向標。其中,廣州擁有全國70%的觀賞魚交易量,帶動了國內觀賞魚產業的發展。
今年,水產種博會特設“漁趣漁樂——觀賞魚展區”,涵蓋省內外30多家觀賞魚企業,展出上百種品種。數百尾名優錦鯉將悉數亮相,不少錦鯉更是跨越千里抵穗參會。同期還將舉行錦鯉評比大賽,多款名優錦鯉同臺爭霸,爭當“魚王”。展區現場也將設置精品拍賣區,“魚王”將現場拍賣。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