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兩縣禁止“私熏臘肉”:尊重民眾傳統權利,或可推無煙熏制丨快評
環保政府有KPI,但不能凌駕于民俗、民生之上,畢竟人才是萬物的尺度。政府的環保政策措施,要充分考慮普通民眾的生活,不應粗暴干涉民眾的生活習慣,打斷千百年來的傳統民俗。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四川巴中兩縣禁止市民私自熏制臘肉、要求到指定的集中熏制點熏制,官方回應稱是為了防止空氣污染。一項延續了千年以上的傳統食品制作方法與傳統民俗,以環保的理由粗暴禁止,是對民眾傳統權利的無視,更有設租尋租的嫌疑。
四川巴中通江、南江兩縣日前先后發布通告,禁止在城區自行熏制腌臘制品,有熏制需求的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點定點熏制,違者可能被罰款。集中熏制點熏臘肉需要收取服務費,而且在通江縣宣布的兩個集中熏制點中,有一個明確標明只熏制在該公司購買的肉制品。官方指定集中熏制點,被質疑有行政壟斷、利益輸送的嫌疑,引起網絡極大關注。
11月23日,通江縣綜合執法局回應表示,冬臘時節熏制臘肉是當地民俗,但熏制時產生的煙霧嚴重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為了改善提升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因此設置集中熏制點?;貞€表示,原通告中一家集中熏制點只熏制在該公司購買的肉制品的表述反映出把關不嚴、工作存在失誤,經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