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在小學階段把體育變主科嗎?不要忘掉強身健體的初衷丨快評
一般普通中小學的學生體育,應該是大眾體育的一種,就是讓學生們多到戶外,強健體魄,最好有自己喜愛的項目,從運動中得到樂趣與精神愉悅,在藍天太陽之下,舒緩身心,培植精神,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有運動天賦且有志于以競技體育為業的孩子,可進入專門的體育學校,把自己的天賦與潛能發揮出來,體魄強健只是一個非?;A的要求??傊?,兩類學校對學生體育的要求完全是不一樣的。
責任編輯:辛省志
教育部官網顯示:有人大代表提出“關于把體育學科由副科變主科,免費發放小學體育課本的建議”。教育部答復:國家課程方案規定開設的科目,沒有主次之分。各科目都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彼此間不能替代,同時各科目又相互配合,協同育人,確保培養目標的達成。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的回復中,“沒有主次之分”回避了主科、副科的分際;“各科目都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之說也很正確。不過,還是有必要討論一下對何謂主科、何謂副科的普遍認知。就小學而言,大眾普遍認知的主科不外乎語文、數學與外語等,副科無非是體育、美術與音樂等。劃分的具體標準有二:一是授課時間,主科授課時間一般要比副科多;二是主科會閉卷考試,成績會計入期中、期末及升學考試的總分,成為評判優秀學生或升入好學校的尺度。后一個標準更為常用。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規定:九年總課時比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