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夢玲 盡力做好每件事,把結果交給時間和命運
“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經驗”
網絡紅人的領域中,有太多關于普通人的傳奇、天才的降臨和各式各樣的墜落。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故事,引人關注且非同尋常。但易夢玲的故事顯然不屬于這一類。
如何定義易夢玲,似乎是現在大眾更為感興趣的議題。她是模特、是博主、是網紅,也是初涉影視圈的新人。而易夢玲仍然在做很多嘗試和挑戰,也許未來添加在她名字前面的標簽和身份會更多。
被廣泛熟知,源于易夢玲那些有獨特風格的照片和短視頻。良好的審美、妝容和穿搭,加上陽光、微笑、永遠燦爛的狀態,易夢玲在社交平臺斬獲了數千萬粉絲。她并未主動定義什么,然而各種各樣的標簽隨之而來,“氛圍感”、“純欲感”……這些標簽或羨慕,或愛慕,或不懷好意。
在采訪當天,這個瘦瘦的承載了太多目光的女孩走上了二樓的拍攝現場,一路向所有迎面而來的人打了招呼。在拍攝間隙,她熟練地與攝影師交流起技術問題,“你要相信我?!痹谟懻摰侥撤N打光的技巧時,她很是誠懇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引得攝影師哈哈大笑。
易夢玲從早起到中午還沒吃過東西,隨行工作人員在休息間隙匆匆遞來外賣時,她說“墊兩口就行”“準備好了隨時喊我”。
這或許是易夢玲更真實的樣子。
很長一段時間內,有人模仿她,有人不屑她,關于她的討論越來越多,但易夢玲幾乎不太與網友纏斗,仍然只是輸出跟自己有關的生活片段。
她也會偶爾回應一些頗有爭議的討論。比如“大嘴”,它帶來了標志性笑容,也帶來了嘲諷,易夢玲的回應中更多是自我接納并感謝這讓自己在模特領域有了特點。比如錄制演戲綜藝初體驗,網友們因為演技、長相拿她與女明星們對比,更多的關于“網紅不要進娛樂圈”的言論隨之而來。
但在易夢玲看來,她把世界當一個大游樂場,是體驗派玩家。去嘗試不同的事物、挑戰不同的事情需要勇氣,但去挑戰的過程她覺得是很酷的,選擇挑戰的自己也很酷?!盁o論結果如何,都是經驗,我覺得是值得的?!?/p>
眾人喜歡易夢玲,除了她的美麗之外,還喜歡她處事不驚的性格。很多時候,她在盡力緩解一些焦慮、輸出一些正能量。比如素顏出鏡、分享她拍照背后的小技巧、發出自己飯后有肉的小肚子照片,讓大家感覺到美女并不是雕像,而是活生生的人。同樣地,這樣的行為仍會引發不滿,有人覺得這是刻意為之,或是在“凹接地氣人設”。無論什么言論,易夢玲照單全收。
在她看來,自己其實沒有忌諱的點,身為公眾人物面對點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很多別人說的事情假得很夸張,看完笑一笑也就過了。易夢玲說:“盡量不要陷入自證循壞的怪圈,畢竟解釋也是永無止境的?!?/p>
她是素人出身,在互聯網上憑借自身優勢占有一席之地。在她身上,似乎能找到所有網紅的影子,但又無法把她與誰歸為同類。易夢玲的故事也許并不復雜,但無論如何,她在廝殺更為激烈的流量之地,殺出了重圍。某種程度上,大眾認與不認,她都有著超乎她這個年紀的勇敢、堅韌和力量。
關于一個普通女孩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人物,她到底如何面對這一切?以下是易夢玲的回答。
“比起自洽,
不如說我在嘗試在這里面尋得成長”
南方人物周刊:你還記得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轉折節點嗎?你是否很順利地適應這些(關注也好、爭議也罷)?是否有過心理建設的過程?
易夢玲:可能是第一次去參加綜藝節目的錄制吧。面對各種各樣的評價,我覺得是鞭策也是動力。
南方人物周刊:我們關注你也很久了,你很積極地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看起來永遠是樂觀的、包容的。那私底下的你如何處理這些情緒?你也有過很艱難的時刻吧?
易夢玲:肯定會有的,但我是忘性比較大的人,我只會主動去記開心的事,不會讓內耗占據太多時間。
南方人物周刊:如今的網絡環境其實很苛刻,你是怎樣去自洽的?
易夢玲:因為網絡上大家就是會想更多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會分辨一些評價,吸收接受或者一笑了之。比起自洽,不如說我在嘗試在這里面尋得成長。
南方人物周刊:我覺得你有很多勇敢的行為,比如去挑戰自己以前沒有嘗試過的領域、大方地分享自己照片的拍攝小妙招,在靠近大家和保持神秘之間,你是如何拿捏這個分寸的?
易夢玲:靠近大家和保持神秘也不是非得二選一,愿意分享的時刻多多分享,在自己個人的時間就會回到屬于自己的小窩。
南方人物周刊:你最欣賞自己哪些特質?你覺得自己身上哪些特別好的地方是一直堅持的?
易夢玲:我心態比較好吧,用現在的話講可能是情緒穩定。好的情緒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石。
南方人物周刊:看到過各式各樣關于你的評論,有個比較值得討論的點是大家覺得你年輕有為,擁有一切,在這樣的年紀有這樣的成績會讓你在某些時刻感到困惑或迷茫嗎?
易夢玲:我覺得我距離擁有一切還差很多吧。不過我知道我算是一個比較幸運的女孩,在好運的基礎上,我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
南方人物周刊:你私下會去做些什么來保持自我輸入?畢竟你的工作和身份需要大量輸出。
易夢玲:除了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接觸各行各業的人以外,我今年有一個新的愛好是聽播客。在家做家務或者泡澡的時候,聽播客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很多節目做的內容都很當下,角度和觀點也都很新穎。
南方人物周刊:我們這次的主題是“新面孔”,你覺得你帶給大家哪些“新東西”?新也意味著不重復自己,意味著很多,你希望自己始終保持的狀態或者面貌是怎樣的?
易夢玲:嘗試不同挑戰啊、打破常規和舒適圈,都是我想給大家看到新的我。我希望自己的狀態是不被定義的。
南方人物周刊:你覺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很值得的、失去了哪些很不想失去的?
易夢玲:我覺得最大的收獲還是我的成長,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現在成為一個值得去依賴的“大人”,我不管是能力還是心態都有了很多進步。遺憾失去的可能還是一些“任性的權利”,之前想發什么就可以發什么,不會有那么多解讀,現在作為公眾人物,的確需要用謹言慎行來約束自己。
南方人物周刊:你覺得證明自己是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在哪些時刻有強烈的想要證明自己的想法?還是說沒有?
易夢玲:我比較“佛”,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向某個人證明的,把過程中的每件事盡力做好,至于結果就交給時間和命運。
南方人物周刊:你會做些什么消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易夢玲:去旅游吧,大自然會給人最原始的治愈和平靜。遠離城市的時候,你會覺得星空是無限的,我們只是其中一個星球里的一個小點,在漫長的時間里,我們遭遇的那些事情其實是那么的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