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公益星力量丨余太湖:為書找人,拾起山區孩子被遺忘的讀書夢

2023年11月17日,第四屆南方周末筑夢者公益大會在北京舉辦,聚焦年度主題“公益品牌創新”,凝聚多方智慧力量,思考并觀察中國公益的未來發展。貴州省貴陽市黔運出租汽車公司駕駛員、第十屆中華慈善楷模余太湖獲評2023年“年度公益星力量”。

責任編輯:史諒

談及公益路上的最大困難,余太湖的聲音有些顫抖,“不怕你笑話我,那時最大的心結是什么?我就說我為什么只是一個出租車司機,就覺得,我為什么這樣窮?”他低頭朝眼睛的位置抹了一把,留下半晌沉默。

一向知足常樂的他,極少把錢掛在嘴邊,“吃得飽穿得暖,一直交著五險一金,我對以后的生活挺樂觀的?!睂τ凇案F”的憤懣,指向的不是個人生活,而是大山里教育資源的那道鴻溝。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年少時渴望讀書的余太湖曾因為貧窮陷入困窘。如今他重回家鄉,走上為孩子們捐書的公益路。然而過程中的最大困難,不是辛勞,不是誤解,卻依舊是錢。

資金的匱乏,是余太湖和書籍打交道時最大的攔路虎。好在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討書-捐書-送書”的方式,一個曾經沒錢讀書的人為山區的孩子送去50余萬冊圖書。一個普通的哥如何成了山區孩子們的送書英雄?一切只因他們同有一個讀書夢。

被遺忘的渴望

出生于貴州山區的余太湖,和大多數山區家庭的孩子一樣,生活艱苦。起初他對讀書沒什么概念,只是跟著老師教的課程讀。那時候他所能接觸到的書籍,大多是小人書,報紙是稀罕物。

初二以前,余太湖已經把四大名著讀了個遍,無論去別人家還是走到有書可以借閱的地方,余太湖都要讀書,哪怕是一張地圖也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半天。然而貧窮的家庭條件和匱乏的書籍資源,始終跟不上這位少年對書籍渴望的腳步。

從家里出發去往縣城書店的泥巴路,一旦下了雨就變得泥濘不堪,單程就需要4個小時,一年也上不了幾次縣城,去得少不僅是因為遠,更是因為忙。早上放牛、干農活,上午10點半到4點下午上學,冬天放學回來還要砍柴、燒柴火,忙活完后天又黑了。那時沒有電燈,他就靠著煤油燈讀,有時沒有煤油了,只能用松樹上收集的松油點燈,黑煙又大光線又暗,但現實的阻礙沒能消磨他讀書的興趣,渴望反而像眼前的火苗一樣在心中搖曳不息。

初中時,余太湖因為偏科嚴重選擇了輟學。那時的他對此沒什么概念,只知道是“要開始掙錢養活自己,不能再給家里添負擔了?!蓖獬龊笏蛇^汽車維修、開過長途車,直到步入社會后吃了太多文化水平上的苦,余太湖愈發明白教育對一個普通的山區孩子來說是多么舉足輕重,教育和學歷上的缺憾讓他在工作中頻頻受挫。

因為認錯英文字母,沒能買回合適的汽車配件;不會說普通話,只能迷失在廣州的街頭;給福建的一家外資企業裝貨時,因為沒人聽得懂自己講話而遭到一陣哄笑,他咬牙決心學會普通話。后來開出租車,就跟著交通廣播一路走,一路學。

拾起讀書夢

巴金曾提到關于《家》的創作動機,“讀到我的小說,也許會覺悟,并毅然地去走新的路”。冥冥之中,書中的智慧引領余太湖走上了一條新的路。直到2012年,闊別家鄉30多年的他和老同學們一起回到金沙縣,看到家鄉小學空空如也的書架,為母校送書、為山區孩子送書的想法在他腦子里冒出來?!拔覜]有讀完的書,希望孩子們幫我讀完;我沒有讀好的書,希望孩子們能讀好;我沒有考上的高中,希望他們能考上;我沒有走進大學校門,希望他們都能上大學!”余太湖說。

那時,余太湖開出租車的工作已經相對穩定,考慮到自己手頭并不寬裕,便萌生了借跑出租車的便利,向周圍親朋好友募集圖書的想法。按照國家教育大綱的建議,一個山村小學圖書室起碼要有一兩千本圖書。為了實現建一個圖書室的目標,余太湖每次就200、300本往學校送,可親朋好友都問得差不多了,收書就遇到了瓶頸。

轉機出現在一次跑出租時。他開著免提和朋友聊起自己最近的困難,后座的乘客聽到后備受觸動,主動提出想要一次性捐助5萬元幫助他們買書。這筆巨款令余太湖又驚又喜,感動之余,他也因此受到極大啟發,“如果每載一個客人就跟他們說明這個情況,讓人知道貴州還有許多的孩子們沒有課外書看,就會有更多的人捐書了?!?/p>

余太湖就這樣邊送邊收,在公益一線堅持了十余年之久。11月14日,第111個“蒲公英”圖書室在貴州山區落地掛牌。截至目前,余太湖和他身后的愛心人士共捐出50多萬冊圖書,幫助學校建設111個圖書室。

在海內外愛心人士、愛心企業以及愛心醫院的支持下,他的行動與情懷也引發廣泛共鳴,許多人加入他的愛心隊伍,共同將公益助學持續進行下去, 媒體的報道下,參與捐書的人越來越多,志愿者的身影遍海外,發起的公益項目早已不止于這項“我為山區孩子送本書”的助學活動。

眾人的火焰

除了圖書,余太湖還發動愛心團隊捐贈體育用品15萬件,學習用品15萬件,新舊衣服5萬件套以上;與愛心醫院合作,為燒傷的劉艷群、摔傷的陳小敏和近300名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費治療; “手牽手·愛心100”助學活動為貧困學生提供資助,覆蓋近900名學生……原本因善意接力萌芽的小事,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帶著責任感的大事。

曾有一名單親家庭的高中學生,父親在送自己上學的途中摔成了植物人,他別無選擇,只能放棄讀書。余太湖和志愿者找到他,提出要每個月提供600元供他考上大學,這筆資助費用直到他在大學參加勤工儉學才取消。在助學活動的幫助下,山區孩子改變人生的故事還有很多,而且不只局限于學業。

讓余太湖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叫趙富紅的孩子,父親酗酒,母親出走,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作伴,因為無人關照打理,再加上懶散性格,學習也并不好。班級老師聯系上余太湖團隊,問這樣的學生能不能幫幫忙?余太湖很明確地回復,“不管成績好不好,我們都會幫?!庇嗵X得,不管受助的孩子在未來能不能走上好的前途,困難的時候能拉一把是一把。

趁著春節,余太湖團隊給趙富紅家里送了一臺洗衣機。從那天開始孩子整個人都變了?!半m然成績依舊不是太好,但人變得非常勤快,再也不是以前的邋遢模樣?!币驗橐B活父親和爺爺奶奶,上到初中的趙富紅覺得比起繼續上學,早點掙錢是更適合自己的出路,于是選擇外出打工。聽到他輟學的消息,不知情的余太湖趕忙打電話過去,沒料到迎接自己的竟是一份鄭重的感謝。

“余老師,請您放心,以后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難,都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因為曾經受到過你們和社會的幫助,請你相信我,就算遇到了困難也一定不會做對不起你們,對不起社會的事?!边@番話讓余太湖徹底釋懷。對于趙富紅這樣特殊的孩子,他最怕的,就是孩子誤入歧途毀了自己的人生。但有了這幾句話,他已經完全放心了。對于余太湖來說,受助學生長大后帶來的好消息,就是對他和愛心人士們最大的回饋。這些山區孩子受助后的變化,一點點積攢成公益路上的動力,讓余太湖更加堅信,“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一件好事就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比缃裆絽^的條件已不似早年那樣艱苦,但書籍老舊、缺少適合的圖書依舊是山區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因家庭條件受限需要幫助的孩子仍有很多。

“自己沒讀到的書,希望孩子們去讀;自己走過的彎路,希望孩子們不要再走?!边@是2023南方周末公益大會上,余太湖作為公益星力量之一發表的獲獎感言,也是支撐他多年的公益信念。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低頭讀書、抬頭做人,即將退休的他在這件事上不愿“退休”,在繼續討書送書、傳遞公益力量的同時,余太湖也正計劃著尋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讓愛心不斷傳遞下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