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公益星力量 | 林順潮:能幫到有需要的病人,我很幸運

2023年筑夢者公益大會,林順潮獲評“年度公益星力量”。從1997年參與籌備“健康快車”開始,林順潮與他的醫療隊幾乎走遍了全國各邊遠地區。2004年林順潮發起“亮睛工程”,與基層醫院合作建立“扶貧眼科中心”,為偏遠地區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2009年林順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為眼健康、社會性幫扶建言獻策。林順潮用行動告訴大家,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擁有,而是付出;看得見,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

責任編輯:鐘金秀

2023年11月17日,第四屆南方周末筑夢者公益大會在北京舉辦,聚焦年度主題“公益品牌創新”,凝聚多方智慧力量,思考并觀察中國公益的未來發展。亮睛工程慈善基金創始人及現任主席,健康快車香港基金創會委員及顧問林順潮獲評“年度公益星力量”。

林順潮1960年生于香港,1984年于香港大學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后,開始從事眼科醫療工作,專注于白內障、青光眼、黃斑及視網膜疾病、轉化及新藥治療眼疾研發等方向,曾操刀香港首宗變形蟲上眼手術,及全球首宗眼眶神經鞘織維水囊切除手術等。

2023年,他入選該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并連續6屆被評選為“世界眼科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此外,他從2008年至今(11-14屆)一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并于2021年當選第七屆香港立法會議員。

雖然身兼數職,但林順潮始終躬身一線臨床,并樂此不疲。采訪那天,林順潮剛為十幾位病人看完診。兩小時后,他還要為3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穿插在這兩者之間的短暫采訪,就像是林順潮忙碌工作里的“中場休息”。

“我很喜歡做臨床工作,能直接幫到有需要的病人”。每當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幫助病人重見光明,甚至改變他們的一生,林順潮便深感幸運。

林順潮為患者檢查

林順潮為患者檢查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雖然鐘情于臨床工作,但林順潮很早就發現,一對一的影響力有限。如何讓更多病人受益?教育與科研成為他的實踐方式之一。

1998年,林順潮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下稱“港中大眼科”)主任,從臨床、培訓、科研等方面齊手并進,推動港中大眼科向國際化與專業化水平發展。在林順潮眼中,教書育人如同在湖面投入石子,將影響力像漣漪一樣慢慢擴散開來,而做研究則可以將影響力范圍擴大至全世界。

林順潮曾與同儕在多個眼科研究項目中“試錯”。遇到那些其它地區已解決,而香港暫無應對方式的醫學問題,嘗試找到自身短板;面對全球未解難題,試圖通過創新思維找尋答案,尋求破局方法;即便研究出來的結局不盡人意,也大方向外界披露,以免別人再走冤枉路。

師生埋頭研究數載,港中大眼科從過去每年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的文章不足10篇,躍升至每年超過100篇。林順潮自身則發表了逾800篇SCI文章,并曾任或現任逾10份國際SCI學術刊物編輯委員會成員。

林順潮一方面注重成果輸出,另一方面,也著力引入資源。通過帶領港中大眼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林順潮成功爭取把多個亞太眼科學會總部落戶香港。

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發掘與培養人才,同樣是林順潮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港中大眼科就職期間,林順潮設立了中國訪問學人培訓計劃,為多名內地來港學習的眼科醫生提供培訓。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成為林順潮推動香港眼科發展的重要理念,并融入到其長年累月的公益實踐中,延續至今。

從香港到內地

作為香港眼科發展的見證者與推動者,林順潮倍感欣慰。然而,那些來不了醫院的人,他們又該怎么辦?

林順潮出生草根,兒時常常目睹貧苦民眾由于拮據難以抵御疾病的狀況。如何幫助偏遠地區的人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帶著這個疑問,林順潮開啟了他的公益之路。

“健康快車”是林順潮公益之旅的第一站。

健康快車活動與患者合影

健康快車活動與患者合影

中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1980年以來,多項調查顯示,白內障是中國首位致盲疾病,在所有致盲疾病中占據的比例近乎50%。然而,由于內地基層醫院眼科水平參差,白內障手術人數長期處于低位。

1997年,香港回歸,時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方黃吉雯發起組建第一列健康快車,作為新生的香港特區送給內地同胞的禮物。車廂內搭建起簡易眼科醫院,行駛至內地,為當地居民免費醫治眼科疾病??燔嚊]有固定注冊地點,是中國唯一流動、專門從事慈善醫療活動的眼科火車醫院。

作為眼科專家,林順潮自然也參與其中。從為健康快車項目籌款,到車廂內的醫療設備搭建設計,以及為義診醫生培訓,林順潮幾乎參與了項目的全部過程。

回憶彼時,搭建健康快車的細節依然歷歷在目。在狹窄的車廂里,如何保證手術的安全性?怎么做好消毒?怎樣利用好車廂的每一寸空間?這些問題,林順潮統統都要考慮。

最初,健康快車的基地位于香港,從內地選拔醫生赴港,林順潮親自負責統籌與培訓醫生。隨著“健康快車”開往更多地方,林順潮也登上了列車,從第一站安徽阜陽,去到更廣闊的中國大地。

與此同時,健康快車也在不斷演進升級。從最初只有一部火車,增加至四部。公益行動也從單純做手術,延展至培訓當地醫生。起初火車上只能做白內障手術,后來還增加了糖尿病篩查等項目。

由于林順潮的普通話不算好,在培訓及行醫過程中,他不時感到與內地醫生及病人溝通有困難。這意外地成為一個契機。2002年,在李嘉誠的資助下,香港中文大學與汕頭大學合作,成立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林順潮出任院長,逐漸在內地扎根,持續輸送眼科醫療設備儀器及眼科醫生。

與此同時,林順潮心里還埋下另一個目標——把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打造成培訓基地,“教授當地醫生做白內障手術,留下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2006年,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支持下,林順潮正式發起亮睛工程,通過與內地基層醫院合作,捐贈儀器,建立“扶貧眼科中心”?(亮睛點) ,并培訓基層醫生做白內障手術。汕頭國際眼科中心,也成為亮睛工程的手術培訓基地之一。

亮睛工程致力于以成本價為白內障患者提供治療,不僅對貧困患者免費,還組織了篩查隊,為偏遠地區的患者提供篩查服務,以讓他們及時發現疾病,早日治療。林順潮也曾多次深入偏遠地區,為鄉村患者治療白內障等眼科疾病。

亮睛扶貧眼科中心開科合影

亮睛扶貧眼科中心開科合影

回憶起在內地最難忘的手術經歷,林順潮提起的是一個“豬仔的故事”。1995年,林順潮去云南楚雄州小山村會診。病人中有一名四五歲左右的孩子,患有小兒白內障,手術治療的難度很高,風險較大。此前父母已帶他四處尋醫,均被告知不能做手術。

經林順潮診斷,小朋友通過手術復明的幾率很高。聽到這個消息后,父母很開心。然而,這股開心勁頭只持續了幾秒。父親問道,可不可以四個月之后再做手術。林順潮很是疑惑,與此同時,他還擔心自己四個月后不在當地,無法為孩子治療。父親緊接著解釋,雖然手術免費,但他還要買人工晶體,住院也需要一筆費用。此前帶孩子看病,這家人已經向親戚借了不少錢,還變賣了家中很多東西,不過家里有一窩小豬,四個月后它們長大就能賣錢了。

這段經歷,讓林順潮對農村缺醫少藥的境況有了更深的體悟,也進一步明確了他“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這一決心。

迄今,亮睛工程已在內地完成超過20余萬次白內障手術,同時培訓超過150名白內障手術醫生。隨著最新的在四川省金陽縣落地,加上2023年12月即將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成立的亮睛點。2023年底,亮睛工程將覆蓋中國10個?。ㄗ灾螀^、直轄市),“亮睛點”達35個。林順潮則希望,在未來五年,“亮睛點”的數量增加至100個。

內地偏遠地區的白內障治療水平日益提高,林順潮還琢磨著,怎樣助力其它眼科疾病治愈率進一步提升。2024年,林順潮計劃透過遠程醫療,為偏遠地區患者會診疑難病癥,并為偏遠地區醫生提供更多類型的眼科手術培訓。

終生努力

伴隨中國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同類型公益項目的落地開花,內地的除盲境況愈發改善。

然而,在21世紀頭十年,林順潮發現,中國白內障手術數量依舊很低。2008年,中國急需手術的白內障患者有近2000萬,但當年全國手術量僅為88.7萬。

2009年,林順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借此機會,林順潮對亮睛工程的理念和運作模式作出介紹,提出通過“手術下鄉”,為中國至少100萬貧困白內障失明患者提供免費手術。

衛生部實時作出積極和正面響應,認為此計劃有意義及可行性高。同年7月,中國推出于三年內進行100萬例手術的“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在縣級醫院替白內障患者施行免費手術,同時培訓當地眼科醫生,力促白內障治療可持續發展。

議題推進的效率之高讓林順潮倍感意外,也讓他再次意識到個人力量的局限性?!皞€人要有好想法,然后要找到國家,國家手里有很多資源,能把好事做大?!?/p>

亮睛工程白內障復明行動公益活動合影

亮睛工程白內障復明行動公益活動合影

此后,林順潮又通過人大平臺,陸續提出兩地醫療融合(包括藥械通)、推動中西醫結合與三孩政策等多項建議。而眼健康則一直是林順潮關注的重點議題。在近幾年的研究中,他觀察到深近視易引起眼睛并發癥。有研究還顯示,深近視引起的黃斑病變是目前59歲~69歲中老年人眼科疾病的主要原因。隨著當下越來越多人近視,且度數越來越深,推動近視防護成為林順潮近幾年主要呼吁的議題之一。

如今,臨床、教學培訓、研究,以及社會性幫扶、公益及政策相關事宜,構成了林順潮的幾大工作模塊。能夠踏足如此多不同的領域,而它們之間還能互補,最終為大眾的眼健康保駕護航,這讓林順潮感到幸運。在工作中收獲的價值感與使命感,促使他走到了現在。

在事必躬親之外,林順潮還將醫療的未來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與新興科技上。

在林順潮看來,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要促進眼科的未來發展,覓識與培養未來領袖至關重要。因此,林順潮創辦的?,斞劭萍瘓F與溫州醫科大學共建了菁英計劃。此外,林順潮還與亞太眼科科學院及亞太視網膜玻璃體學會合作了未來學習領袖培訓計劃。在繁忙的工作中,林順潮不忘兼顧這幾個課程,面向內地與亞太地區的眼科醫生分享前沿醫療技術,還會與他們共同探討何為成功與快樂,期待年輕人能從醫生這份職業中找到更多價值感與榮譽感。

林順潮自己也在不斷接觸新的技術。在他眼中,人工智能將會為醫學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近,他瀏覽了許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的相關研究,包括AI讀片,通過手機的醫療app為患者拍攝眼底相等。

“醫學的事情就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所以終身學習很重要,另外還要對自己有要求?!痹谑刈o大眾眼健康這件事上,明白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不斷提升,而又正因如此,林順潮覺得能做的還有很多。

從1997年參與籌備那輛在內地穿行的健康快車開始,林順潮與他的醫療隊幾乎走遍了全國的邊遠地區;2004年發起“亮睛工程”后,除了完成20余萬次的白內障手術,他和團隊還幫助基層醫院培訓了成百上千屬于當地的眼科醫療人才。

二十多年來,林順潮用行動告訴大家,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擁有,而是付出;看得見,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

家國心,健康行,從紫荊花開的城市到杜鵑爛漫的鄉村,病人在哪里,醫生就去哪里。無論治愈、幫助還是安慰,林順潮和他的伙伴們持續給人們播種帶不走的光明。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