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上聽“常識課”:“互免模式”下,老家變時尚了丨回鄉偶書
家有喜事,現在都流行不出份子、不送紅包?!盎ッ饽J健?,讓平民百姓“喜”得輕松、“愛”得無憂,也讓家鄉首批入選全國婚俗改革的實驗區。
責任編輯:溫翠玲
老友春秋兄微信上約我回老家喝喜酒,他的公子結婚,月底要從國外回來舉辦婚禮。
擱下手機,突然記起春秋兄結婚時青澀靦腆的樣子,記起當年我操辦婚宴時,春秋兄忙碌奔波的樣子。那時,他還是報社記者,客串了一回婚禮攝影。一轉眼,我們的孩子也紛紛走進愛的殿堂,“誓”者如斯夫。
想想老家新婚晚宴的套路,其實有點煩厭:一是晚,沒完沒了地等候;二是吵,沒完沒了的程式。不過最近幾次回去發現,老家也在變,變得年輕,變得時尚。家有喜事,現在都流行不出份子、不送紅包?!盎ッ饽J健?,讓平民百姓“喜”得輕松、“愛”得無憂,也讓家鄉首批入選全國婚俗改革的實驗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