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讓學生選擇

不管做“陽春白雪”的高職生還是“下里巴人”的高職生,最根本的還是讓學生在知曉所有信息和可能的情況下自愿選擇自己想要的道路,這也正是培養公民意識的開始。

責任編輯:莫希

 

近日讀到《超級畢業生》的報道,思考良多。大學生創業不罕見,利用“淘寶”賺錢也無可非議,目前此事激烈的交鋒在于:高職院校是不是有權“放下身段”,辦成技術培訓班?

有人很支持:既然高職特色是打“就業牌”,就要實實在在教會學生技能。與其照本宣科講理論,不如教些“下里巴人”的賺錢本事。開“淘寶店”能賺錢,大力推廣無可非議。

也有人反對:大學的使命是培養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形成獨立的人格、開闊的視野、思辨的頭腦和悲天憫人的情懷。這些“陽春白雪”才是“無用之大用”。學開網店用不著上大學,只要有價廉的貨源和充足的時間,自己摸索一樣賺錢。

乍看來,辦“陽春白雪”的高職和辦“下里巴人”的高職各有其道理。難道實用主義的做法必須遭到“衛道士”的譴責?難道應該無視就業實際只顧去唱“素質教育”的高調?

我認為,問題的癥結不在高職能不能辦成“下里巴人”的樣子,而在于上不上高職、上怎樣的高職是不是基于學生自由選擇。

我們先看它山之石。歐美現代化發展較成熟的社會,大學和職業學校是截然分開的不同教育體,有迥異的辦學理念和追求。不喜歡深入探索純粹性知識的人,就選擇去技校培養實際技能,以便更早賺錢;選擇大學深造的學生也有明確的目標,雖然失去幾年賺錢的機會,但能從大學中發掘自己,為今后發展打深基礎。兩種選擇意味著不同的人生規劃和道路。如果只拿金錢標準做衡量,很多職業學校畢業生可能比中下等大學生更為成功。但社會各領域的精英階層,絕大多數又是經受過大學的系統訓練和培養的??偟目磥?,二者沒有可比性,也沒有絕對的高下優劣之分。

不過我們的情況不同,我們的高職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大學教育同質的低級替代而不是異質的有益補充。學生上公立高職也幾乎是大學夢破滅后的無奈之舉,而非自愿的選擇??纯次覀兊钠胀ǜ咝?,近乎清一色的傳統精英路線,高職也一直沒辦出自己的特色,更沒有突顯自己靈活務實的優勢。

所以,我們考慮高職能不能辦成“淘寶培訓班”時,不能只爭論其具體辦學方針的對錯,而要去追問我們的制度架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給了高職學校更多的寬容度和更合理的生存探索空間。我們更要追問,在高中畢業生的道路選擇中,作為當事人的學生能不能有自主自愿的選擇空間,能不能在選擇之前得到不同學校的詳細信息,能不能對自己的前途有最終的決定權。如果這些條件都具備,不管所上高職是“陽春白雪”的模式和“下里巴人”思路,不管是“淘寶培訓班”還是“搓澡培訓班”,都值得尊重,都能為這個“社會有機體”提供有益的營養。也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全社會的人材才能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得到最大化的社會價值和個人財富。

如果我們認同上述邏輯,就可以重新思考這所學校的做法。誠然,高職不是不可以務實一點,探索“淘寶培訓班“的課程模式。然而,我國現實土壤中的公立高職只是大學夢的替代品,其學生的預期圖景和自我認知根本達不到上述標準。這種情形下,學校無權代替學生作出是學“陽春白雪”還是學“下里巴人”抉擇,更沒有理由代替學生進行職業培訓方向的選擇。像家長一樣強行推動開“淘寶店”計劃侵犯了學生的意愿,閹割了學生的獨立精神,才是此做法最大的荒謬之處。

我并不反對開設“淘寶課”這種創新而實用的課程,這是高職學校的有益探索。然而將一種怎么看都有些低級無趣的“成功”模式(從金錢的角度衡量)大力推廣至全校,未免矯枉過正了。

不管做“陽春白雪”的高職生還是“下里巴人”的高職生,最根本的還是讓學生在知曉所有信息和可能的情況下自愿選擇自己想要的道路,這也正是培養公民意識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要轉變的不僅是辦學者,還有我們每個看客根深蒂固的偏見。

(北京 孫向遠 大學生)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