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土地:從王家堡到郭家溝

我問過路遙,你為什么一定要找一個北京知青,你是不是一定要找到這樣一根可靠的向上攀的繩索,以免自己墜入原來那平庸的世界呢?路遙回答說,不排除這種想法。

責任編輯:邢人儼

路遙舊照。資料圖

路遙舊照。資料圖

路遙離開我們三十一年了。我寫過很多關于路遙的文章,這次說說生他養他的那塊土地,以及那塊土地上的人們。

我一直相信命運的存在,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命運中。上蒼要塑造一個人物,會讓他嘗盡苦難,給他很多閱歷。如果經不起這些打擊,就會倒在路上,上蒼會物色新的人選,如果能承受住,把這些苦難當作精神的營養、乳汁,就會強大起來。

路遙沒有被生活的困頓打倒,以堅強的毅力進行超負荷的文學創作,成為了一個“天選之子”。

路遙身上有一種意識,永遠不讓自己平庸下去。一旦平庸,他又將回到祖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存狀態。一個家族幾代人,甚至幾十代積攢的地氣,終于生養出這么一個人物,隨時會被打回原形,回到原來的階層中去。寫作對路遙是一種自我拯救。世道中所有上升通道都被堵死了,唯有一支筆可以改變命運。他每發表一部作品,每一次獲獎都使他逃離那悲慘的命運。

路遙去世前,我是最后一個探望的人。我前腳剛走,林達后腳來簽離婚協議。林達一走,路遙就昏死過去了,搶救了兩天兩夜后,終于不治。在路遙病室,我在處方簽上寫下這么一段話:路遙兄,聽趙熙說,你的病已經回頭。你是一個堅強的人。記得你說過,你是不可戰勝的!所有的朋友們都為你祈禱。你一定能跨過這個門坎的。你的好朋友、好兄弟高建群,1992年11月15日上午10點半。

路遙去世十周年的時候,這個世界靜悄悄的,不見一絲響動。只有陜西師范大學劉路教授,在學校辦了個追思會,并且請來路遙的女兒遠遠(現在叫路茗茗)。我代表省文聯、省作協講話。我對孩子說,路遙希望你長大踢足球,就是腿踢斷了,連腿一塊往球網里踢。孩子拉著我的手,有些羞澀地說,我體質弱,沒有選擇踢足球。

陜北地區的縣志我基本都看過。延安地區那一年修《延安市志》的序言,是我受延安市編撰委員會委托草擬的。通讀這些縣志讓我明白,一部陜北高原史,一半是饑餓史,一半是戰爭史,整個就是一部苦難史??!路遙當年也有這種感受。

明崇禎年間,李自成揭竿而起的那場大旱,現在還被陜北人常說起。而1929年的陜西大旱較之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