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甘肅張掖網紅景點涉未批先建、違規取水

社交媒體平臺有人評價蘆水灣,“沒有西北的風塵仆仆,反而有山清水秀的感覺”。

建成12年的蘆水灣景區并沒有辦理相關手續,令人匪夷所思?!疤J水灣太好了,反而大家習慣了?!敝槿耸扛锌?。但張掖未批先建的人工水面并非個案。

張掖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00年8月以來,張掖市連續完成了黑河調水任務,下游東居延海自2004年以來未再干涸。但有關人士認為,張掖氣候干旱、蒸發量大,城市違規建設的人工水面在豐水期體現可能不明顯,但近幾年黑河徑流量偏枯,已經顯現出生態風險。

發自:甘肅張掖

責任編輯:汪韜

張掖蘆水灣景區。南方周末記者林方舟/攝

湛藍的湖水涉嫌“違規取水”,靚麗的風景涉嫌“未批先建”。

2023年12月4日,甘肅省張掖市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公開通報典型案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提出要在全市開展生態和涉農領域學法、普法、執法活動,對違法違規取水用水等問題集中整治,開展水資源規范管理突破年、水權水價和水管體制改革年行動。

此前的12月1日,張掖市蘆水灣景區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景區的核心景觀——三片人工水面在2011年未批先建,開挖方量465萬立方米,水域面積2250畝,約等于兩個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水系面積。

初冬上午的蘆水灣,湖水結起一層薄冰,映射出蔚藍的天空,市民正在環湖綠道上慢跑,環湖而建的酒店、餐飲、藝術中心、奧體中心、娛樂會所等正等待客人光臨。

蘆水灣距離張掖市中心十幾分鐘車程,此前是采砂遺留的礦坑,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河西走廊生態旅游發展最靚麗的風景線”。2023年7月這里曾舉辦“水上嘉年華”,社交媒體平臺有人評價“沒有西北的風塵仆仆,反而有山清水秀的感覺”。

蘆水灣景區附近的展板,展出了建設前后對比圖。南方周末記者林方舟/攝

美譽背后,景區的人工水面卻一直未辦理取水許可證——僅2022年就從黑河取水2600萬立方米,相當于張掖市近半年的生活用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中的弱水就是黑河。黑河發源于青海,張掖市位于中游,集中了流域內超九成的耕地、人口,超八成的用水量和GDP。蘆水灣被譽為張掖“加濕器”,但如果攔截過多的水,可能會影響下游用水。黑河下游的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是北方沙塵暴策源地之一。

位于河西走廊的張掖,地處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交匯處,是絲綢之路上的天然綠洲。古稱“金張掖”的“金”,既體現此地的富饒,也說明這片干旱區綠洲中,水資源就像黃金一樣寶貴。

包括蘆水灣景區,督察通報顯示,張掖市有三十余處人工水面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水域總面積六千余畝。這些近十年才出現的人工水面也承載著張掖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期許。

事實上,張掖市早在2002年就被水利部定為我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試點地區,曾做出了諸多節水探索。然而此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不僅通報張掖違規取地表水,地下水超采也治理不力?!皬堃词新鋵嵶顕栏袼Y源管理制度不到位,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沒有充分考慮黑河流域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一些部門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p>

1248畝人工水面涉“未批先建”

張掖甘州素有“半城蘆葦,半城塔影”之稱,“蘆水灣”的名字可能寄托了再現歷史風貌的希望。

相較于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等著名景區,蘆水灣是一個新景點。2009年之前,這里沒有開闊的水面景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