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個月被拐,25年后找回:新技術助力“天下無拐”丨快評
隨著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比對的準確率越來越高了。甚至可以不用孩子自己的照片,只用近親屬的照片就能比對。因為每個人都在警方的數據庫里留存了身份證照片,用照片進行識別,大大提高了打拐比對的范圍,也就更容易找到被拐賣的孩子。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河北“億萬富翁”解克鋒找回被拐賣25年的兒子解清帥的消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引起極大關注,網友紛紛為解家終于骨肉團圓而高興。而這背后,離不開科技力量的加持。
據媒體報道,此次解家團圓,某科技公司研發的“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算法”功不可沒。解清帥被拐時剛出生3個月,家人手里只有他3個月時的照片。二十幾年后,用這張嬰兒時的照片來尋人,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是用有親緣關系的人臉進行比對,尋找疑似對象。以尋找解清帥為例,就用了他親生父母及長兄的照片與警方的人口數據庫進行比對。這種比對當然是比較模糊的,可能出現多個結果,但也大大縮小了查找范圍,方便警方再通過DNA檢測等技術進行精確的比對。在這次比對中,在排位前五的疑似對象中就找到了解清帥。
尋找拐賣兒童所用的“黑科技”,最為公眾所熟悉的當是DNA比對技術。這一技術最早被警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