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荒”背后:人手緊待遇低,老難題探尋新解法

多病原體疊加高發的特征使得這輪呼吸道疾病感染潮成為新冠疫情后醫療系統面臨的又一次重大考驗,兒科醫療資源配置失衡導致的“兒科荒”老難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廣州

責任編輯:陳雅峰

2023年12月3日,重慶市兒童醫院,家長帶著孩子等待就診(視覺中國/圖)

2023年12月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當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持續開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監測和研判,對做好醫療資源調劑、優化就醫流程、發揮中醫藥作用等工作進行部署。

根據監測,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都有相應的成熟治療手段,未發現新病毒或細菌導致的新發傳染病。

多病原體疊加高發的特征使得這輪呼吸道疾病感染潮成為新冠疫情后醫療系統面臨的又一次重大考驗,除了繼續落實和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一般性感染的診療能力和重癥識別轉診效率,兒科醫療資源長期短缺的老難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1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于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診療服務提出了多項要求: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全面向兒童開放,不得拒診;加強綜合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支持力度;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完成兒科專病診治工作的培訓,至少2名護士完成兒科治療的培訓,加快提升基層開展兒科和應對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診療服務能力。

2023年11月29日,上海,兒童醫院晚上依然有眾多兒童患者在急診處排隊就診(視覺中國/圖)

“免疫落差”?

進入11月,北京各醫院兒科診室一直處于爆滿狀態,大興醫院、友誼醫院的門急診候診時長甚至達到24小時以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的輸液中心叫到近兩千號。

北京某綜合性大學醫院的兒科醫生戴佳每天的接診量都在120人次以上,即使是夜間急診,整個門急診的接診量也是2019年時的兩三倍,由于看病的患者過多,科室每天會輪流派一名病房值班的醫生來支援門診。

北京以外,天津、遼寧、上海、廣東等多地醫院的兒科病區也在滿負荷運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院區日均急診量達到八百余人,超過了2023年3月廣州的春季流感高峰。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各院區門急診接待量爆滿,排隊等候幾個小時是常態,住院床位也預約了幾十張,等著空出來收治肺炎的患兒。但總體上,廣州的醫院比北京從容許多,至少在候診大廳里,每個人都有座位和輸液架。

每年春季和冬季流感易發的時期,兒科診室都會有問診的高峰期,但今年這一輪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持續的時間尤為漫長。廣州某三甲醫院的兒科住院醫生安楊幾個月來都在高強度地工作,“從八九月份開始,耐藥的支原體感染一直存在,中間緩過一陣,但是乙流和甲流又開始了,而且有可能疊加,癥狀還會比較重一些?!?/p>

安楊管理的病房常年處于飽和狀態,如果發現有必要住院治療的患兒,門急診的醫生會先詢問病房有無床位,若暫時騰不出來,醫生會給予急診輸液和對癥治療,同時建議去其他醫院咨詢床位住院治療。實際上大多數來到門急診的患兒,經醫生評估癥狀較輕的,可以口服藥物治療并觀察療效。病情嚴重一些的患兒則考慮用使用靜脈給藥。安楊和同事們發現,這一輪肺炎支原體的特點之一是耐藥率高,“兒科治療常用的阿奇霉素,口服效果不好,靜脈效果也大不如前?!?/p>

“還是會用阿奇霉素,兒科使用阿奇霉素時間長,臨床觀察藥物作用及不良反應的經驗多,如果濫用喹諾酮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