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歌王戰斗到底 | 記者手記
就地毯式維權的動機而言,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我都無法確定雙方誰的說法更加真實,只能靠啰嗦的文字把觀察到的細節如實記錄。
這是一個融合了政治、法律和親情的故事,或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去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某種時代曖昧,才能理解一個名人之后的苦惱。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3年9月10日,河北涿州,王洛賓故居紀念館。(南方周末記者 蘇有鵬/圖)
相關報道詳見《掀起誰的蓋頭來:王洛賓版權未了案》
我在秋天到了北方小城涿州。名流社區食堂門前,一攤攤的黑泥占據在人行道、桑塔納的頂棚和男人的皮鞋上。我們小心翼翼地跋涉過腐臭的淤泥,到食堂點了三個菜,在王海成的要求下,午餐開銷沒超過20塊錢。
王海成是“西部歌王”王洛賓之子。王洛賓去世后,近二十年來,王海成一直在為父親歌曲著作權的歸屬發動地毯式訴訟。2023年,在一份法院判決中,曾經節節勝利的他,失去了包括《康定情歌》在內等幾首歌的著作權。有人認為,這恰恰是地毯式訴訟的惡果之一。
對手們對王海成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