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如何泄露你的隱私?美國學者談智能語音的風險

就我的了解,在美國和歐盟,語音助手不會偷偷監聽,然后根據聽到的內容發送廣告。這種“說著說著就能看到相關文字”的巧合還有其他原因。但人們相信它,并為此感到緊張這一事實本身就很重要,它說明了技術如何改變了人們對現實的看法。

責任編輯:李慕琰

2018年2月,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正式在美國上市。(視覺中國 圖)

2018年2月,蘋果智能音箱HomePod正式在美國上市。(視覺中國 圖)


圖羅曾經寫過一個故事:一位父親在家里收到百貨公司郵寄的母嬰用品廣告后,才得知他尚未成年的女兒已經懷孕。商場怎么會比女孩的家人更早知道她懷孕呢?

美國學者、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約瑟夫·圖羅追蹤了這一過程:在線零售商可通過自家網站追蹤消費者的購物進度,還可追蹤顧客跳轉到其他網站的情況;實體商店可以利用的法寶則是智能手機應用、無線網絡、攝像頭和定位系統。它們希望收集很多信息:比如一個顧客是否懷孕或者剃須膏快要用完,以便在合適時機推送廣告。

圖羅將這些寫入《監控無處不在:零售商如何追蹤消費、侵犯隱私、評估客戶》一書,2017年本書出版后,他又用時三年追蹤起新的領域——正在崛起的智能語音產業?!堵曇舨妒郑韩@取人們感受、隱私和金錢的智能語音營銷》中的案例包括蘋果、亞馬遜、谷歌、三星等涉及開發語音識別相關技術的科技巨頭,他從專利文件、新聞稿、公司網站等多個來源,以及對首席執行官、項目經理、研究人員和專利律師等產業主要參與者的個人采訪中提取信息,分析產業的主要參與者如何構思和應用基于語音技術的產品。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褚榮偉認為該書最顯著的優點之一“或許就是與業內人士的直接對話”。

“你的聲音是獨一無二的,它只屬于你自己。因此,你的聲音不但對你來說異常珍貴,而且對社會中一個旨在利用聲音的新領域——智能語音產業來說特別有商業價值?!眻D羅提醒公眾,圍繞智能語音技術迅速發展可能涉及的倫理紅線和隱私濫用問題。

智能語音產業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它涉及很多載體或工具,比如智能音箱、車載信息系統、客戶服務電話及溫控器、警報器等“家居互聯”設備。

在美國和歐盟地區,最有名的智能語音助手是亞馬遜公司的Alexa、谷歌公司的谷歌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和蘋果公司的Siri。在中國,我們熟知的是百度公司的小度助手和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等。它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亞馬遜公司聲稱,搭載其智能語音助手的設備多達數億個;而通過智能手機和智能音箱Google Home與用戶互動的谷歌智能助手則在超過10億個設備上被用戶使用。

圖羅的研究專長于市場營銷、新媒體與隱私。2005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稱他“可能是媒體碎片化領域的權威學術專家”。他對美國公眾有關營銷、新媒體和社會問題的持續調查受到大眾媒體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獲頒美國國家傳播學會杰出學者獎。2012 年,因圖羅在營銷和數字隱私方面的研究和寫作,美國第三方隱私安全認證機制TRUSTe任命他為“隱私先鋒”。

在《聲音捕手》中,圖羅試圖警示的是一種商業生態系統目標的轉變——營銷者能利用你身體發出的信號賺錢。我們對人臉、指紋涉及的隱私安全已有一些討論,但同為生物識別信息,語音能夠泄露的隱私恐怕還未被公眾所廣泛知曉。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通過分析聲音和說話方式等,能獲取關于人的情緒、情感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信息,甚至識別體重、身高、年齡和種族等。約瑟夫·圖羅擔憂的后果是,營銷者通過這些信息給作為顧客和潛在顧客的你打分,然后根據分值或分數等級的不同,向你展示不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