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億人看見你回家——神舟飛船回歸目擊記
(本文首發于2003年10月16日《南方周末》)
發自:內蒙古四子王旗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午九時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視覺中國/圖新華社記者 王鵬)
烏蘭花鎮
在圍繞地球飛行20多個小時后,中國首位宇航員將降落在哪?此前官方公布的說法是“內蒙古中部地區”。10月14日,記者獲悉主降落區設在內蒙古烏拉察布盟四子王旗,隨即趕赴當地。
四子王旗處呼和浩特市北100多公里,旗是蒙古族的稱謂,其行政區劃相當于縣。
四子王旗政設在烏蘭花鎮,這是一個人口僅3萬多人的小鎮,一條簡陋的長街,兩邊一溜的平房。幾棟稍高的樓房,屬于旗政府和旁邊的賓館,賓館前停滿了軍車,氣氛顯得頗為緊張而有序。記者入住時僅剩最后一間房,接待小姐告訴記者,“半個多月前軍隊就過來人,對面貴賓樓早就住滿啦?!?br>
神舟五號現在是小鎮上的熱門話題,即使在“稍麥羊肉面館”里,兩位牧民一邊吃著羊肉面,一邊還爭論著宇航員到底在天上會說些什么。
探訪回收基地
10月15日上午9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飛船成功點火升空。
同一時間,內蒙古四子王旗賓館大門口,警察云集,回收的搜救準備工作已經展開。記者看到警銜較高的人手中,都拿著一份安排表,上面列出了“護送航天員、現場戒嚴”等任務的人員及時間安排。
在閑談中,記者得知出城道路即將封鎖,10時30分,記者包乘一輛出租車,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前往紅格爾蘇木(蘇木即鄉的稱謂),紅格爾距烏蘭花鎮65公里,一位軍官曾告訴記者,回收基地就設在那里。
向導告訴記者,紅格爾蘇木中心地帶又稱大廟,當地曾建有大量的喇嘛廟,全盛時足有3000多僧侶,稱為“希拉穆仁廟”,現在僅存兩三座。
11時40分,抵達大廟附近時,路邊用鐵絲網圍著的簡易坪上,停著5架黃綠相間的直升機,不遠處的半山腰,就是大廟的軍事基地,旁邊山上還有七八個類似雷達站的設備,在太陽下閃閃發光。
“5架直升機就是用來搜索的,”副蘇木長巴特爾告訴記者,“還有一個搜索車,可以顯示飛船的具體著陸地點?!被厥冀ㄓ?000年,平時只有12人值守,但現在達到300多人。
紅格爾蘇木已經組織了20人的后備隊,分成4個組,一個組一輛吉普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