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蘇爾:城市是一片廢墟,但生活不是
摩蘇爾博物館的這位男士講述ISIS暴行時的口氣非常平靜,但我仍感到一絲殘酷的寒意,從四面八方的廢棄建筑、從布滿彈孔的墻面、從那扇半掩著的大門涌出,仿佛我們的來訪,再次如一把利刃,切割在這座城市的傷口。我突然慚愧得想要原地消失,但陽光下沒有我能躲藏的地方,只能支吾著:“對不起……”
“預計兩年之后博物館會再次開放,到時候歡迎你們來參觀?!蹦惺课⑿χc我們握手。在底格里斯河、太陽與鴿群的見證下,我們與摩蘇爾定下了再見的約定。
責任編輯:楊嘉敏
出租車筆直駛上了高架橋,我和同伴急得顧不上語言不通,一邊指著左后方隆起的土丘,一邊沖司機喊道:“不不不!這里!我們要去的是這里!”司機猶疑地朝土丘比劃了幾下,此刻才終于明白我們的目的地。
土丘高大,沒有入口、沒有道路,尼尼微遺址就那么突兀地從道路旁聳立起來。下橋、掉頭,再一次穿過高架橋,車來到土丘下方,在一處緩坡旁停下。我按提前談好的價格遞過錢去,司機卻擺手拒絕,將錢推了回來。他指了指土丘,將右手放在心臟處致意,努力蹦出幾個英語單詞,語氣誠懇:“歡迎、謝謝、來到摩蘇爾?!?/p>
我們一愣,旋即明白了:這是摩蘇爾人對外來者珍視其歷史的感謝,也是他們為家鄉感到驕傲的方式。
荒丘上的尼尼微
我們沿著緩坡跌跌撞撞地爬上土丘。伊拉克少有外國游人,來往的車輛望見我們紛紛鳴笛,乘客和司機都仰頭大喊“hello”,可能也是奇怪今日的尼尼微竟有訪客。
2015年初,ISIS發布一段視頻,尼尼微冥神之門(Nergal Gate)的人首翼牛雕像被鐵錘與電鉆摧毀,撞擊聲敲在世界緊繃的神經上,飛揚的齏粉試圖遮蔽比伊斯蘭更古老的歷史。這座亞述標志性的石雕已經守衛在古城2700多年,但在極端恐怖分子的眼中,它只是不敬真主之物。自2014年ISIS占領摩蘇爾后,尼尼微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他們肆意地挖掘地堡、戰壕,搗毀城墻、城門、宮殿遺址……甚至宏偉的先知約拿清真寺,也被炸成一堆瓦礫。當我們登上土丘,尼尼微已是一片荒蕪。
驕陽似火,炙烤著起伏的坡地和焦黃的荒草。我舉目四望,遠處竟有幾個又臟又舊的帳篷,旁邊是模糊的人影與灰撲撲的羊群。我心頭一緊,同伴也感到猶疑:“遺址荒廢太久,已經被無家可歸者和貧苦牧民占據了么?”
狗吠聲傳來,讓我有點憂慮,不知該不該繼續往前走。戰后的社會治安如何,誰心里也沒底。但轉念便又下定了決心,一想到這片廣闊的土丘之上曾經坐落著怎樣龐大、壯麗的城池,我們便不可能就此放棄。
尼尼微遺址上的帳篷與定居者 攝影 紀韓、黎瑾
公元前700年,亞述王辛那赫里布將帝國首都遷至尼尼微,這座亞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迎來了鼎盛時期。俯瞰著底格里斯河東岸的兩座山丘上,12公里的堅固城墻環繞著城市,錯綜復雜的運河網絡澆灌著奇花異草。我們此刻所在的山丘西側、支流科斯爾河畔,矗立著名為“舉世無雙”(The Incomparable)的辛那赫里布王宮。宮殿使用散發香氣的木材與拋光的石灰巖磚建造,嵌有銀、銅和雕琢復雜的象牙等珍寶,色彩鮮艷的石壁板浮雕裝飾連起來可達3公里。
然而,盡管烈日光焰灼人,卻未能真的制造出海市幻境。行走在干裂的荒土之上,我的想象力似乎也蒸發殆盡。手機地圖上我的坐標點已經與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重合在一起,但我的眼前除了滾燙得發亮的沙土,什么都沒有。
如果坐標沒有錯,這片土坡曾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圖書館。亞述巴尼拔自稱“世界之王”,這位勇武好戰的國王以獵獅為樂,以殘酷地屠殺敵人為榮耀,他將亞述帝國的版圖擴張到最大,從尼尼微傳出的政令影響著從尼羅河到扎格羅斯山脈的蕓蕓眾生。國王以聚集全世界一切知識為目標,建立了一座圖書館。亞述巴尼拔死后不久,帝國急劇衰落。公元前612年,尼尼微在戰爭中被付之一炬,遺跡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