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義務教育百年跋涉

(本文首發于2005年11月24日《南方周末》)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沙溝中學學生在溫暖的教室里上課。(新華社記者 王鵬/圖)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沙溝中學學生在溫暖的教室里上課。(新華社記者 王鵬/圖)

11月16日,全球CEO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財政部部長金人慶透露,中央財政將全面支持農村明年真正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他明確表示,明年要給農村的孩子免去全部學雜費,對于特別貧困的還要由政府提供免費的書本和住宿費用。

細心的人注意到,金部長的講話將農村地區實現真正免費的義務教育的時間表提前了3年。

11月10日,教育部發布《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其中的措詞是:“爭取到2007年全國農村貧困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和住宿生活補助,力爭到2010年在全國農村地區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2015年在全國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p>

相隔不過6天,出現兩個不同版本的時間表。11月17日,本報記者致電財政部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委婉地表示,“這只是財政部原則性意見?!?/p>

知名教育學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得到的信息是:“財政部目前正在主持時間表的測算工作,正式方案需上報國務院辦公會議通過后才能產生。最終的時間表,估計要到明年1月宣布?!?/p>

實際上,不管時間快慢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實行了20年的收費“義務教育”,正在接近歷史終點。

義務教育的本義即是免費教育。以義務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制度,百年前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在中國向現代國家的轉型歷程中歷經種種曲折,今天終將返璞歸真。

百年教育強國夢

如果追本溯源,中國的義務教育夢,要回到1901年,時任大清頭等專使大臣張百熙出使英國歸來,被派為管學大臣。這對他而言,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出使英國期間,他一直在細細考察:此彈丸小國,為何船堅炮利,一躍為世界經濟大國?

張百熙將此歸結為“教育”。被任命為管學大臣不久,他便將醞釀已久的教育振興計劃進呈朝廷。

1904年,清政府頒定《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兒童自6歲起受蒙學4年,10歲入尋常小學修業3年。埃各處學堂一律辦齊后,無論何色人等皆應受此7年教育,然后聽其任為各項事業?!绷x務教育自此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

中華民國成立后,很快接受了義務教育“免費”的觀念。1912年9月29日,教育部公布《學校征收學費規程》16條,明確規定:“初小、師范、高等師范免收學費”,并對高小、中學、大學、實業學校、高等專門學校的收費標準作了具體規定,對成績最優者,還由學校減免學費。

許多學校成立后,仿發達國家給學生添置校服,令貧寒學生苦不堪言。1919年6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向各省區發文,要求學生不必一律制服:“國民學校施行義務教育,以普及為主旨,實無一律著制服之必要?!?/p>

時值內憂外患,各級學校的建立和發展舉步維艱,直到1930年代,現代學校仍然堪稱鳳毛麟角。安徽大學教授張德元說,“一般來說一個縣里只有一所中學,小學有兩所就不錯了?!倍诎贅I凋敝的農村,生活稍像樣的農民,也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念上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