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對“炒房行為”聽之任之

編者按:

從1999年開始,溫州炒房團成為推高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房地產價格的一支重要力量,現在這支力量又在向中原、西北及東北挺進。

據溫州主管金融的官員估計,溫州用于炒作房地產的資金共有1000億元左右。溫州炒房資金大量進入的城市,其房地產市場無不呈現價漲量增的“繁榮”景象。溫州炒房團刺激了當地GDP的增長和土地批租價格的上揚,同時又使當地普通百姓望房興嘆,大呼“狼來了”!溫州炒房團到底是市場經濟下的正?,F象,還是操縱市場、危害民生的惡性行為?

下面刊登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的觀點,歡迎讀者來信來稿,繼續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泡沫終究是要破滅的,指望炒房者刺激本地經濟增長,其危害猶如吸毒,如果現在繼續吹大房地產泡沫,那么將來的后果不堪設想

(視覺中國/圖)

為什么房地產市場需要外部監管

住房事關國計民生,房地產市場又和股票市場一樣容易產生價格操縱行為,這正是房地產市場需要政府外部監管的原因所在

時下,有很多人認為房地產炒作可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這完全是一種錯誤認識。老百姓對住房的消費需求具有較強的剛性,只要收入條件許可,潛在的住房消費需求自然會及時轉化為實際市場需求,無需房地產炒作的刺激。例如,當一對年輕人結婚時,只要經濟條件許可,誰都希望買一套新房安家。相反,過高的房價只會延遲老百姓對住房的消費需求或者降低消費等級。因此,房地產炒作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是透支性的,效果是短暫的、虛幻的,最終還是要受制于老百姓的真實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房地產炒作對經濟發展的刺激作用與毒品對人體機能的刺激作用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國外的理論和實踐已經表明:一般商品市場可以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實現帕累托最優,但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很容易產生市場失靈,完全依靠市場競爭解決不了問題,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政府對它實行強制性的外部監管。

和股票市場一樣,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者也普遍存在“典型示范偏差”和“羊群效應”等心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追漲殺跌。這種心理規律使得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價格操縱行為容易得逞,而這又正是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需要政府外部監管的理論依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