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色,戒》是撕破臉了
《色,戒》讓李安在三年內第二次奪得威尼斯金獅獎。李安也以這部電影拓展了世界華人電影的新疆域。毫無疑問,《色,戒》已成為今年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
12月25日圣誕節中午,李安從歐洲飛到北京,下午就去了北京電影學院,與兩千多名學生和聽眾座談,學生們的熱烈反應,使得講座延長了不少時間?!八麄兎浅?蓯??!崩畎残χf。
晚上10點,李安趕回下榻的酒店,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采訪之前,先有攝影,李安非常配合地聽從攝影師的調遣,站在聚光燈下,擺好姿勢,舉手投足十分老練。
李安很快就回到座位上。身穿灰色休閑西裝的李安依然羞澀靦腆,依然是眼神柔和。盡管面容蒼白,嗓音略顯沙啞,但精神氣很足,看不出長途旅行的痕跡。只是在喝了一小口熱茶之后,李安的舉止透露出一絲疲倦的信息,他小聲說:茶再濃一點。
南方周末:《十年一覺電影夢》我看了好幾遍,但是,越到后來,李安導演的形象反而越來越不清晰了。比如你說:拍電影的壓力很大,經常把自己放在一個臨界點上。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很困難的狀況?
李安:我覺得不是一定要到一個臨界點才會有最好的東西產生,它是無意識。不到那個地方,沒有經歷,就不過癮。不到那個地方,就沒有必要拍一部電影。我現在覺得拍電影就是追求刺激,我沒有辦法很優雅地做藝術。藝術也好,娛樂也好,人家要看,就是看非常的東西。我沒有那種精辟的見解,那種特別的天分,我一定要身體到某種狀況以后,才能進入到我覺得值得看的地方……
南方周末:不僅僅是心智,生理狀況也要到一個點?
李安:精神。那個時候,精神超越肉體,肉體沒有感覺的,肉體是拍完以后,那個東西才會來找你,腎上腺素一直會分泌,就會很high,身體就會很輕了,很刺激吧。
南方周末:你只是對自己生氣,不會對別人?
李安:都有。我是這樣熱情,如果那個人不是這樣熱情,我達不到那個地方,我就會覺得有氣,因為我覺得對其他人是不公平。
南方周末:你在傳記中寫到好幾次拍片的時候,都快拍不下去,幾乎絕望,你是怎么撐過來的?
李安:不曉得。我希望有一天真的不行了??墒前具^去,你又覺得到了行了。到目前都還熬得過去?!渡?,戒》拍到一半,我覺得:??!熬不過去了,錢扔在水里就扔在水里吧。
電影比人大。我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東西。拍電影有時候有不能承受之重。我大概從《冰風暴》開始,最明顯就是《臥虎藏龍》以后,開始有這個感覺。
南方周末:我昨晚看了《冰風暴》,我發現在你的很多電影里面,都有一個態度,就是非??酥?,包括《色,戒》;但是你往往也有非常激烈、很猛的一面。這些對立的東西怎么會融合在一部電影里面?
李安:我開始時不會去想克制,只會盡量去推。我們中國人處理沖突也好,臺詞也好,辯證也好,沒有西方人精彩??墒?,我們有另外的冷靜處理空間。你要試驗一些東西,做不通的時候,要用智慧和理智。我是天平座的,會很自然地去平衡一些東西——沖突和美感,沖突和柔和。但有時候我覺得不夠刺激,沒有突破,所謂不make sense(說得通,合理)的時候,你要有充滿智慧的觀照,這才是藝術。你要有手段,要有看法,要有精辟的見解,要好看。藝是一種術,是一種人為操作。那個時候,我比較有藝術感。所以拍到某個程度,你一定要弄出個所以然。不光是對觀眾,對自己也有交待。不然就是走毀滅,把病態傳染給別人。
南方周末:你剛才講的都是這本書里所沒有的東西……
李安:對。在這本書結尾,我意識上才開始進入那個階段。以前還覺得藝術是平衡的,是文以載道的。做到《理性與感性》,我開始不耐煩了。到做《冰風暴》的時候,我已經往那個方向走,還是有救贖吧。
南方周末:你的書里出現比較多的一個詞是“中年危機”,拍電影是不是對中年危機的一個緩解和調整?
李安:《臥虎藏龍》拍到一半時,開始有這種感覺。這是我的一個覺醒。每個人中年危機產生的方式和時間都不一樣?!杜P虎藏龍》剛拍到一半后,我看世界的心態開始有些改變,比較逼自己,好像對生命有一種以前沒有的感受。從《冰風暴》開始,我一直往前沖。我就是要做成藝術的東西,想要實驗這個,想要實驗那個。我本身對年紀、歲月的經驗是從《臥虎藏龍》開始的。但過兩部片子也就過了?,F在已不是中年危機,怎么做才是重要的。
南方周末:中國的藝術家、作家、電影導演到了中年以后,都會有創作力衰退的現象。為什么在你身上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安:將來也會吧。我想跟我的晚熟有關系。我個人很晚熟,三十五六歲才開張。而且我很服從,青少年期的叛逆期我都沒有。我過了差不多五十歲才拍比較浪漫的東西。人家早熟的十幾二十歲就已經開始了,比較英明的導演二十六七歲都已經很精彩了。我不是這樣的人。
南方周末: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比如,你的性格,比如,你特別善于學習。
李安:我想晚熟和好奇心有關系。每個人的曲線不一樣,三十五六歲之前我很多時間浪費了。我現在矛盾的是,我的曲線在比較后面,真學到東西的時候,體力在衰退,記憶在衰退,開始有一種厭倦的感覺。
王家衛拍《阿飛正傳》才三十二歲,他可能是當頭炮,后面還是有精彩的東西。奧遜·威爾斯二十六歲拍《公民凱恩》,不得了。他后面還有很多精彩的東西,只是世人沒有認識到那么成功。
南方周末:我上個月在香港浸會大學聽了三天侯孝賢的導演大師班,并作了采訪。想不想聽一聽他對你電影的評價?
李安:好吧。
南方周末:侯孝賢說:“李安拍的都是好小說,事件很多。如果哪一天會滑一跤,就是在小說上?!蹦阃膺@樣的分析嗎?
李安:這篇可以改,其他的我不會動。這篇很不像張愛玲的小說,而且很短。很多張迷也不喜歡,這是比較奇怪的一篇東西。我只是對這篇有興趣。嚴格來講,我不是因為張愛玲去改編。我以前也和他探討過,張愛玲的小說做電影的人不要去碰它。但就是這一篇我很想動。我前面三部電影都是自己寫,《綠巨人》也不能算改編,也是重新開始自己編故事。我不是伯格曼、伍迪·艾倫自己寫劇本那一型的,沒有那個文采。小說對我來講確實很合適。摔,我也摔過;摔了再拍,拍了沒有人看,就不拍了,沒什么了不起啊。
南方周末:《色,戒》在西雅圖首映那天正好是張愛玲的生日,我的一位美國朋友也在現場,她是一位漢學家。放完電影之后有問答的互動環節,你用英語講到《色,戒》反父權主義的顛覆性,尤其是你說到影片中王佳芝說“走,走吧”的時候,特別提到“五千年長久的父權制度一剎那就崩潰了”。你真的是這樣認為的嗎?
李安:我是有那個感覺,所以我才會想拍。
南方周末:你的解釋很出人意料。為什么會在那個環節上面加上這么沉重的負擔?
李安:我們的社會是夫權結構。張愛玲是很女人,很瑣碎的。麻將桌上講的東西,和我們看到的主旋律片子是很不一樣的。這是她女人的觀點。當女人不合作的時候,就像一個音符一掉,整個結構瓦解了,真有摧枯拉朽之勢。這是女人性心理學里面最幽微的地方。同時崩頹掉的是最強大的集體意識,是社會的集體歷史記憶,這就是張愛玲的力量。張愛玲也沒有被人家當作文豪,像傅雷、魯迅對她的評價:這種小女人寫的東西,不是承載那么大的東西。但是當女人不合作的時候,一切就瓦解了。她用女性性心理學去碰對日抗戰這么大的題材,她真有膽識。當然她也很害怕,在小說里面可以感覺到很重的恐懼感,傳染到我身上。我真不想拍那部電影,只是抗擊不了?!渡?,戒》是撕破臉了。用張愛玲的方式來做,很有意思。她借用一個不同的身份來講她自己的事,所以我也借用一個女演員來講另一件更真實的事。人只有假裝,才能去觸摸真實的東西,而這個主題是我不得不去探索的。
南方周末:你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和之前的電影有很大的反差,下一部電影會是什么題材?
李安:不曉得,我想拍一個輕松的。
南方周末:你在拍《冰風暴》的時候,說過“除非我的腸胃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這部電影”,只有在生理上有反應的時候才會去拍。
李安:整個身體基本上要做他的奴隸做兩年(笑),不是做他的主人,是做他的奴隸。這兩年張愛玲做我的主人,不管樂意不樂意,我都被她奴役了兩年。
南方周末:現在已經解放了。
李安:現在慢慢解放(大笑)。只是有時候蠻恨她:寫這個東西干什么?害人!
12月25日圣誕節中午,李安從歐洲飛到北京,下午就去了北京電影學院,與兩千多名學生和聽眾座談,學生們的熱烈反應,使得講座延長了不少時間?!八麄兎浅?蓯??!崩畎残χf。
晚上10點,李安趕回下榻的酒店,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采訪之前,先有攝影,李安非常配合地聽從攝影師的調遣,站在聚光燈下,擺好姿勢,舉手投足十分老練。
李安很快就回到座位上。身穿灰色休閑西裝的李安依然羞澀靦腆,依然是眼神柔和。盡管面容蒼白,嗓音略顯沙啞,但精神氣很足,看不出長途旅行的痕跡。只是在喝了一小口熱茶之后,李安的舉止透露出一絲疲倦的信息,他小聲說:茶再濃一點。
南方周末:《十年一覺電影夢》我看了好幾遍,但是,越到后來,李安導演的形象反而越來越不清晰了。比如你說:拍電影的壓力很大,經常把自己放在一個臨界點上。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很困難的狀況?
李安:我覺得不是一定要到一個臨界點才會有最好的東西產生,它是無意識。不到那個地方,沒有經歷,就不過癮。不到那個地方,就沒有必要拍一部電影。我現在覺得拍電影就是追求刺激,我沒有辦法很優雅地做藝術。藝術也好,娛樂也好,人家要看,就是看非常的東西。我沒有那種精辟的見解,那種特別的天分,我一定要身體到某種狀況以后,才能進入到我覺得值得看的地方……
南方周末:不僅僅是心智,生理狀況也要到一個點?
李安:精神。那個時候,精神超越肉體,肉體沒有感覺的,肉體是拍完以后,那個東西才會來找你,腎上腺素一直會分泌,就會很high,身體就會很輕了,很刺激吧。
南方周末:你只是對自己生氣,不會對別人?
李安:都有。我是這樣熱情,如果那個人不是這樣熱情,我達不到那個地方,我就會覺得有氣,因為我覺得對其他人是不公平。
南方周末:你在傳記中寫到好幾次拍片的時候,都快拍不下去,幾乎絕望,你是怎么撐過來的?
李安:不曉得。我希望有一天真的不行了??墒前具^去,你又覺得到了行了。到目前都還熬得過去?!渡?,戒》拍到一半,我覺得:??!熬不過去了,錢扔在水里就扔在水里吧。
電影比人大。我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東西。拍電影有時候有不能承受之重。我大概從《冰風暴》開始,最明顯就是《臥虎藏龍》以后,開始有這個感覺。
南方周末:我昨晚看了《冰風暴》,我發現在你的很多電影里面,都有一個態度,就是非??酥?,包括《色,戒》;但是你往往也有非常激烈、很猛的一面。這些對立的東西怎么會融合在一部電影里面?
李安:我開始時不會去想克制,只會盡量去推。我們中國人處理沖突也好,臺詞也好,辯證也好,沒有西方人精彩??墒?,我們有另外的冷靜處理空間。你要試驗一些東西,做不通的時候,要用智慧和理智。我是天平座的,會很自然地去平衡一些東西——沖突和美感,沖突和柔和。但有時候我覺得不夠刺激,沒有突破,所謂不make sense(說得通,合理)的時候,你要有充滿智慧的觀照,這才是藝術。你要有手段,要有看法,要有精辟的見解,要好看。藝是一種術,是一種人為操作。那個時候,我比較有藝術感。所以拍到某個程度,你一定要弄出個所以然。不光是對觀眾,對自己也有交待。不然就是走毀滅,把病態傳染給別人。
南方周末:你剛才講的都是這本書里所沒有的東西……
李安:對。在這本書結尾,我意識上才開始進入那個階段。以前還覺得藝術是平衡的,是文以載道的。做到《理性與感性》,我開始不耐煩了。到做《冰風暴》的時候,我已經往那個方向走,還是有救贖吧。
南方周末:你的書里出現比較多的一個詞是“中年危機”,拍電影是不是對中年危機的一個緩解和調整?
李安:《臥虎藏龍》拍到一半時,開始有這種感覺。這是我的一個覺醒。每個人中年危機產生的方式和時間都不一樣?!杜P虎藏龍》剛拍到一半后,我看世界的心態開始有些改變,比較逼自己,好像對生命有一種以前沒有的感受。從《冰風暴》開始,我一直往前沖。我就是要做成藝術的東西,想要實驗這個,想要實驗那個。我本身對年紀、歲月的經驗是從《臥虎藏龍》開始的。但過兩部片子也就過了?,F在已不是中年危機,怎么做才是重要的。
南方周末:中國的藝術家、作家、電影導演到了中年以后,都會有創作力衰退的現象。為什么在你身上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安:將來也會吧。我想跟我的晚熟有關系。我個人很晚熟,三十五六歲才開張。而且我很服從,青少年期的叛逆期我都沒有。我過了差不多五十歲才拍比較浪漫的東西。人家早熟的十幾二十歲就已經開始了,比較英明的導演二十六七歲都已經很精彩了。我不是這樣的人。
南方周末: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比如,你的性格,比如,你特別善于學習。
李安:我想晚熟和好奇心有關系。每個人的曲線不一樣,三十五六歲之前我很多時間浪費了。我現在矛盾的是,我的曲線在比較后面,真學到東西的時候,體力在衰退,記憶在衰退,開始有一種厭倦的感覺。
王家衛拍《阿飛正傳》才三十二歲,他可能是當頭炮,后面還是有精彩的東西。奧遜·威爾斯二十六歲拍《公民凱恩》,不得了。他后面還有很多精彩的東西,只是世人沒有認識到那么成功。
南方周末:我上個月在香港浸會大學聽了三天侯孝賢的導演大師班,并作了采訪。想不想聽一聽他對你電影的評價?
李安:好吧。
南方周末:侯孝賢說:“李安拍的都是好小說,事件很多。如果哪一天會滑一跤,就是在小說上?!蹦阃膺@樣的分析嗎?
李安:這篇可以改,其他的我不會動。這篇很不像張愛玲的小說,而且很短。很多張迷也不喜歡,這是比較奇怪的一篇東西。我只是對這篇有興趣。嚴格來講,我不是因為張愛玲去改編。我以前也和他探討過,張愛玲的小說做電影的人不要去碰它。但就是這一篇我很想動。我前面三部電影都是自己寫,《綠巨人》也不能算改編,也是重新開始自己編故事。我不是伯格曼、伍迪·艾倫自己寫劇本那一型的,沒有那個文采。小說對我來講確實很合適。摔,我也摔過;摔了再拍,拍了沒有人看,就不拍了,沒什么了不起啊。
南方周末:《色,戒》在西雅圖首映那天正好是張愛玲的生日,我的一位美國朋友也在現場,她是一位漢學家。放完電影之后有問答的互動環節,你用英語講到《色,戒》反父權主義的顛覆性,尤其是你說到影片中王佳芝說“走,走吧”的時候,特別提到“五千年長久的父權制度一剎那就崩潰了”。你真的是這樣認為的嗎?
李安:我是有那個感覺,所以我才會想拍。
南方周末:你的解釋很出人意料。為什么會在那個環節上面加上這么沉重的負擔?
李安:我們的社會是夫權結構。張愛玲是很女人,很瑣碎的。麻將桌上講的東西,和我們看到的主旋律片子是很不一樣的。這是她女人的觀點。當女人不合作的時候,就像一個音符一掉,整個結構瓦解了,真有摧枯拉朽之勢。這是女人性心理學里面最幽微的地方。同時崩頹掉的是最強大的集體意識,是社會的集體歷史記憶,這就是張愛玲的力量。張愛玲也沒有被人家當作文豪,像傅雷、魯迅對她的評價:這種小女人寫的東西,不是承載那么大的東西。但是當女人不合作的時候,一切就瓦解了。她用女性性心理學去碰對日抗戰這么大的題材,她真有膽識。當然她也很害怕,在小說里面可以感覺到很重的恐懼感,傳染到我身上。我真不想拍那部電影,只是抗擊不了?!渡?,戒》是撕破臉了。用張愛玲的方式來做,很有意思。她借用一個不同的身份來講她自己的事,所以我也借用一個女演員來講另一件更真實的事。人只有假裝,才能去觸摸真實的東西,而這個主題是我不得不去探索的。
南方周末:你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和之前的電影有很大的反差,下一部電影會是什么題材?
李安:不曉得,我想拍一個輕松的。
南方周末:你在拍《冰風暴》的時候,說過“除非我的腸胃有感覺,否則我不會去拍這部電影”,只有在生理上有反應的時候才會去拍。
李安:整個身體基本上要做他的奴隸做兩年(笑),不是做他的主人,是做他的奴隸。這兩年張愛玲做我的主人,不管樂意不樂意,我都被她奴役了兩年。
南方周末:現在已經解放了。
李安:現在慢慢解放(大笑)。只是有時候蠻恨她:寫這個東西干什么?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