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雁:肺炎支原體的感染大多數不必用抗生素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陳雅峰
進入2023年12月第二周,國內呼吸道多病原傳播的勢頭還未消退,各地醫院門診中亦不乏反復發熱的病例。這輪在孩童中多發的呼吸道疾病潮走向如何,家長帶孩子就診和用藥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南方人物周刊》近日專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微生物學家金冬雁。他提醒就醫者:輕癥不必執著于病原檢測,公共衛生宣講需要更細化和局部化。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微生物學家金冬雁
南方人物周刊:有說法指這一輪中國內地呼吸科和兒科病患爆滿主要是因為疫情三年的“免疫落差”、學齡人群交叉感染、診療方案耐藥性提升、檢測手段升級診斷明確,您認為是否如此?[編者注: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造成了免疫落差(immunity gap),疫情期間其他病毒和細菌的傳播急劇減少,或導致一些兒童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他引起感冒的病毒等缺乏免疫防御能力。免疫落差是長期低接觸某種特定病原體而導致的保護性免疫力不足,這使得更大比例的人口易感染該疾病。]
金冬雁:“免疫落差”究竟有多大并沒有客觀評價標準,從理論上可以繼續討論。就全世界范圍看,中國出現大規模新冠病毒感染的時間最晚,其他國家或地區在更早時間已經歷過。因“免疫落差”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激增,在其他地方也出現過,但都已平安渡過,中國也不會例外??傮w而言,后疫情時代出現流感樣癥狀的病例數并沒有超過疫情前,這個趨勢從美國及中國香港、中國北方地區的數據看基本上都一致。具體可以參見美國疾控中心、中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及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的官方公布。
學齡兒童交叉感染是多種呼吸道病原體傳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明非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