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大賽總決賽提前看:助力工業互聯網走深向實,標識應用如何創新發展?

這將不止是一場標識創新應用的比拼,更是匯聚前沿創新力量、資深行業專家、產業生態先鋒的頂級交流會。

自我國于上世紀90年代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經歷二十余年發展,我國已圍繞購物、出行、社交、醫療、教育等需求建立起龐大的流量分發網絡與應用生態體系,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生活習慣。同時,在“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的過程中,工業的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鏈的信息化發展是必經之路。

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堅實基礎。工業互聯網自2017年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經過多年的探索突破,已經走出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同時也經歷著中國工業化深度追趕階段繼續爬坡的上下求索。行業道路走向何方?未來突破的機會在哪里?

穩中向好,中國工業互聯網的上下求索 

回顧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其開端是一部耀眼的篇章。當這個概念橫空出世的時候,人們仿佛聽到了硝煙四起的互聯網下半場的號角。2017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發布。隨后,一級市場的多方資金紛紛涌向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項目,據IT桔子數據庫,自2018年開始,我國工業互聯網投資數量在年年上揚,投資金額也處于上漲趨勢。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的融資熱情達到頂峰,共有78起融資事件,累計金額超130億元。

政策與資本的加持,帶動市場快速發展。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機構數據,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邁過了萬億元大關,并已經在45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得到了應用。

而底層建設的逐步夯實,將對“工業互聯網”建設的關注推向對“新型工業化”這一更宏觀的討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在近日北京市順義區舉行的數字賦能推進新型工業化媒體開放日活動中表示,當前新型工業化是舉國上下都在討論的問題,“在任何一個國家,工業制造業都是經濟的核心命脈”,如何在工業化進程中以信息化加強我國制造業發展優勢,是需要謹慎思考、堅定落子的一步。因此,“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

我國工業化發展階段

區別于全球前幾次工業化進程,金鍵認為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與過去發達的工業國家走過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在趕超,我們強調新的道路,并聯發展,融合發展,資源環境友好”。而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主線,則是“數實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有機結合。

循序漸進,行業政策推動下的走深向實

在“中央舉旗定向、政府規劃引導、地方務實推動、產業聯動發展”的中國模式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擁有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然而,雖工業門類較全,但又相對落后,呈現地區差異大的劣勢,因此,中國模式下,還需要構建“鞏固、提升、創新與并行”的中國方案。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多部門協同互助,以技術創新驅動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

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報告(2023年)》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逐步突破,工業以太網、邊緣計算、工業大數據等基礎性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互聯網推動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全面突破和迭代創新。技術穩步發展,推動行業迅速進入成熟度曲線的穩步爬升期。

與此同時,宏觀政策積極引領、基礎建設持續完善,將為產業提升發展構筑更為完善的成長環境。

政策出臺方面,《2022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于2023年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投融資白皮書(2022年)》分析,在中國經濟“穩”的基調更明確、“進”的要求更積極的背景下,工業互聯網發展不斷迎來政策利好,政策預期的穩定性和市場主體的信心不斷增強。在國家帶領下,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的手段,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基礎建設方面,11月20日,在湖北舉行的“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要繼續扎實做好“5G+工業互聯網”各項工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強的支撐。將制定出臺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聚焦網絡、平臺、安全、標識、數據五大功能體系——這意味著,我國工業互聯網功能體系從“網絡、平臺、安全”三足鼎立,迭代為加入了“標識”“數據”的五大體系升級版。

多方合力、創新并舉之下,工業互聯網有望穩步發展、廣泛應用,為新型工業化構建起戰略性的新型基礎設施。

應用創新,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千行百業 

新型工業化是我國高質量發展、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性舉措,而工業互聯網則是實現數實融合的路徑方法論。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今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提出“發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用,提升數據監測、采集、存儲、核算、校驗的可靠性與即時性”。

回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經過5年多發展,自主可控、開放融通、安全可靠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已全面建成,截至2023年11月底,國家頂級日均解析量1.7億次,接入二級節點超300個,覆蓋全國31個省、45個行業,服務企業超33萬家,標識注冊總量超4200億,有效服務多個萬億產業集群,成為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新的路徑,工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重要底座。

2023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工業互聯網產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此節點,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也即將開啟。

這是我國首個以“工業互聯網標識”為主題,以“創新應用”為主體的大賽。當前,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穩中有進、持續升級,我國已形成了高效、穩定、可靠、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網絡。同時,應用規?;茝V穩中提質、橫縱發展,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已從概念形成、普及階段進入應用實踐推廣的新進程,規?;l展步入快車道。

在此背景下,大賽圍繞“以賽興城、以賽促產、以賽立標、以賽育人”四大目標,結合“5+2”國家頂級節點建設成果,通過產業招引、專家賦能、案例打造、人才培養等途徑,推動地方產業集群發展、賦能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讓標識應用創新成果落到實處、長久激發產業生態活力。

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

大賽自啟動以來,收到300+項目報名,以頂級節點所在地為中心,覆蓋6大賽區,挖掘優秀應用。經過全國初賽、六大區域賽、線上半決賽的層層角逐,最終來自全國的16強進入總決賽階段,將于12月13日齊聚重慶,進行線下巔峰對決。

屆時,大賽將邀請多家高校的工業互聯網方向的院士及教授、行業內龍頭企業高管、行業協會專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創始人等權威人士,組成專家評審團和生態評審團,從技術、應用價值、創新性、商業價值等方向進行打分,遴選出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不同階段的優秀標識創新應用。這將不止是一場標識創新應用的比拼,更是匯聚前沿創新力量、資深行業專家、產業生態先鋒的頂級交流會,將充分結合新型工業化精神,釋放標識價值,強化標識生態影響力

為共享標識成果,總決賽次日將舉辦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創新發展大會暨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大會以“標識貫通千百業 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題,將重點展示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大賽成果,舉辦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頒獎儀式、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評審專家委員聘任儀式、第二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啟動儀式、可信工業資產服務網絡合作伙伴征集計劃、“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千百業”全國人才培養行動啟動儀式,并就新型工業化、工業互聯網、雙碳等產業熱點進行研討。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