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出海記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解釋:“因為國際市場的規則、標準比較一致,因此商科更容易走出去。另外,人文社科專業不需要大量實驗設備,這也是個有利條件?!?br />
專家們討論和調研了十幾個省份的情況后,從“鼓勵和規范”的角度出發,為高校提供一份開放式的海外辦學依據。
陳鴻雁發現,芬蘭特別注重隱私,學生的分數只能自己知道,但中國的學生評定獎學金需要考試成績,這就會造成矛盾。最終的折中方案是,校方掌握成績,但不公布。
責任編輯:吳筱羽
中國人設立的第一個海外高等教育機構是革命時代的產物,肩負著學習西方知識的雄心。20世紀初,在巴黎西郊開設豆腐工廠的李石曾是這場教育救國運動的發起者,他發起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等到1921年他參與籌建的里昂中法大學成立時,李石曾卻痛心地發現,一些真正應該接受教育的人被拒之門外,包括陳毅。
今天,中國高校的海外校區落腳五大洲,至少在21個國家分布著43個海外校區。百年前了解西方的迫切感被另一種雄心壯志所取代:落在海外的校區里,學生們可以學中文,吃中餐,歡慶中國傳統節日。
一段時間內,有媒體把這些學校視為孔子學院的延申——后者的任務包括“開展漢語教學”和“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范的現代漢語教材”。而海外校區的籌建者們覺得,自己能做得更多。
2023年7月,一則河北工業大學芬蘭校區設立三年之久的消息備受關注。人們感興趣的是,一所“興工報國”的中國高校,如何在誕生工業文明的歐洲立足。而這并不是個例,僅2022年,就至少有北京師范大學、西華大學等四所大學設立了海外校區(學院)。
籌建者真正在意的事情是如何讓校區運營下去。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貴州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廖菁菁援引數據稱,超過三分之一的境外辦學機構(項目)因故中斷。
里昂中法大學舊址,立著蔡元培、戴望舒等十名中國知識分子雕塑,雕塑由廣州市政府贈予。(資料圖)
校園與專業
在一個名為XMUM TCM Student Union的國外視頻賬號中,一位在美國完成中學學業的華裔男孩,用語調奇怪的中文,介紹他所學的中醫專業?!翱梢匀ツ沁叄ㄖ嗅t實習基地)實習,一直practice(練習)中醫看診看病這樣子啦?!?/p>
賬號資料顯示,運營者來自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下稱“廈大馬?!保┲嗅t系學生會。
這位男孩稱,選擇廈大馬校與獎學金有關,“我是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才知道,學費是那么貴”。有直系的兄弟姐妹先前在該校就讀的,還可減免15%的學費。另據北京外國語大學徐墨2022年的博士論文,相較中國內地學生,馬來西亞本地人報考廈大馬校獲得獎學金的機會更多,獎學金來源包括中國大使獎學金和當地商會。
廈大馬校位于首都吉隆坡以南的雪蘭莪州沙叻丁宜。十年前,這里被棕櫚林覆蓋,現在則聳立著紅白相間的嘉庚風格建筑群,還擁有一個“芙蓉湖”。人們很容易發現,這些風景直接復刻自廈大本部。
2013年,馬來西亞向中國教育部提出邀約,廈大馬校由此建立,成為第一所中國大學全資設立、具有獨立校園的海外分校。時任廈大校長朱崇實要求,分?!罢嫉匾磺М€”“有完整的校區”。
廈大馬校在海外校區中算是一個特例。除了復刻本部的風景之外,還開設了多達23個學士學位課程和多個碩博、預科課程,相當于本部的五分之一。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高校43個海外校區(學院)多分布在東南亞或歐洲華人人口基數較大的國家。相比廈大馬校,更多的海外校區采取“小而精”的落地策略,在合作學校的教學場所掛上自己的?;?。
河北工業大學芬蘭校區(下稱“河北工大芬蘭校區”)采用的建設模式被校方總結為“軟投入、輕資產”。校區使用合作方芬蘭拉彭蘭塔-拉赫蒂工業大學(下稱“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