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領共生”:外資巨擘融入中國的新征程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區總裁馮時瀚揭秘本土商業故事
導語
1878年,研發第一臺水純化系統,產生了世界上第一臺蒸餾水機;
1950年代,助力小兒麻痹癥疫苗研發;
1980年代,推出第一臺平板電泳儀,開啟基因分析時代;
2010年代,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新一代測序(NGS),拉開了抗癌診斷和治療的新紀元;
2020年,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助力成功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百年來通過一項項前沿技術創新推動著人類科學技術不斷前進。2023年,進入中國41年的賽默飛,發布了“創領共生”全新對華發展承諾,旨在進一步強調賽默飛以全球資源及創新技術攜手本地伙伴共同推動本土科技進步,賦能本土產業生態,打造更健康、更清潔、更安全的未來中國的本土發展戰略。
賽默飛中國區總裁馮時瀚 (Hann Pang)
在剛剛過去的南方周末2023科創大會現場,賽默飛以其在這一全新對華發展承諾下的本土化舉措榮獲“年度科創實踐案例”獎項。賽默飛中國區總裁馮時瀚(Hann Pang)揭秘賽默飛在產品創新、賦能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等領域的努力與成果。
本土四十余載——賽默飛的創新足跡
1982年,賽默飛進入中國,開啟了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的創新征程。如今,賽默飛在中國的布局早已從最初的銷售辦事處擴展到全國范圍內17個商業辦公室、9家工廠。
自2020年以來,賽默飛在中國本土的投資和創新力度達到此前未有的高度。賽默飛全球最大的客戶體驗中心在2020年揭幕,成為服務本土客戶,助力本土科研創新的核心引擎之一。隨后,在蘇州投資設立的生命科學研發中心、賽默飛亞太地區最大的生命科學產業基地,以及2022年與廣州開發區共同投資的賽默飛粵港澳大灣區基地,都進一步加強了賽默飛在中國的本土投資布局。
賽默飛粵港澳大灣區基地
2023年是賽默飛全面踐行“創領共生”對華發展承諾的第一年。這一全新承諾是賽默飛對中國市場變化不斷的需求做出的積極回應,也是賽默飛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支持力度的有力證明。在“創領共生”的框架下,賽默飛承諾在本土發展、產業生態賦能和可持續創新發展三個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多個垂直領域的本土創新推動者
創新是賽默飛的DNA,賽默飛全球范圍內每年在研發上投入超過15億美元、擁有超過5700名研發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中國,“創領共生”的全新本土化承諾,正推動賽默飛賦能中國科技創新、強化本土供應鏈建設、攜手客戶助力產業生態共進。
與高質量發展同程共進——以本土解決方案服務重點產業創新
“創領共生”的前提是不斷提升的創新技術和研發能力。近年來,通過在中國本土研發和生產領域的不斷投入,賽默飛的本地化生產及研發能力逐步得到釋放。僅2023年就產出多款更加匹配中國科研需求的定制化產品、試劑及耗材,包括為生物制藥企業、科研機構等提供珍貴樣品低溫儲存解決方案的超低溫冰箱;由中國本土研發,廣泛適用全國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的空氣監測儀器;以及于2022年完成本土量產,更加貼合本土用戶習慣的掃描電鏡等。
與此同時,賽默飛始終在制藥與生物醫藥、醫療健康、學術科研與應用市場等垂直領域不斷創新,將全球資源與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相結合,推出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
例如,近年來國內細胞與基因治療(CGT)領域發展迅猛,對于超低溫生物制品和CGT產品臨床試驗供應鏈的需求日益增長。賽默飛結合本土客戶需求推出全新CGT產品臨床試驗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了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從細胞采集到藥物遞送的臨床供應鏈服務。
在新能源領域,賽默飛推出了覆蓋鋰電池行業上下全產業鏈的完整解決方案,賦能鋰電池從原材料的開采提取,到生產加工,再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的全過程,幫助提高鋰電池性能和安全性。
國產化提升的背后——不斷增強的本土供應鏈
賽默飛的本土供應鏈建設,不僅是“中國速度“的體現,更是精益求精的”中國質量“的展示。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賽默飛蘇州工廠克服重重困難,用了僅9個月就成功將德國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生產線轉移到賽默飛蘇州工廠。在持續本土化的進程中,賽默飛不斷提高本土生產的成品率及產品質量,甚至連在生產過程中由德國和蘇州空氣浮力不同所導致的最終0.1%的微小分析誤差也不放過。
如今,賽默飛國產產品已符合“國產儀器”的定義及采購標準,實現了色譜、質譜、光譜系列產品的全面國產化。全面國產化不僅提高了產品的本土適應性,也以堅韌的本土供應鏈進一步滿足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從而保障賽默飛始終以本土客戶需求為中心踐行 “創領共生”的全新本土化承諾。
“共生”的發力點——推動本地產業生態協調發展
“共生”并非空洞口號,而是賽默飛在本土市場持續拓展在華“朋友圈”的核心戰略。近年來,賽默飛先后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北京新生巢等國內科研機構與區域孵化產業園區合作,形成了一個緊密相連的生態網絡,共同為科研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及產業集聚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
可持續發展的賦能者與實踐者
“創領共生”的本土化承諾背后的驅動力是賽默飛致力于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潔、更安全的公司使命。賽默飛不僅在科學領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提升中國各個社會群體的福祉。
在科學領域倡導并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在全球范圍內,賽默飛持續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于2021年宣布其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全球碳排放目標。對于賽默飛來說,綠色低碳不僅僅停留在數字上,更貫穿于賽默飛在科學領域的生產制造、包裝及物流環節中。賽默飛通過包裝設計和運輸解決方案提高貨物運輸密度,減少了對環境有害的制冷劑的使用。同時,賽默飛積極倡導可再生能源應用,在全球已有超過60家生產基地100%使用可再生電力。
在中國,賽默飛積極響應中國綠色發展戰略,在近年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防控領域,賽默飛開發出多元化的產品組合與完整的解決方案,支持環境檢測的樣本收集、制備、分析及數據處理全流程,多方位評估環境中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健康風險。
積極培養科研人才并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頁輝煌,都是由整個群體共同譜寫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女性科學家都會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是賽默飛全球首席科學官Karen Nelson博士在賽默飛攜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女性科學家成長計劃”公益項目的專題采訪中對青年女性科研從業者的寄語。2023年,賽默飛將該項目帶入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和北京大學,攜手更多女性科研工作者,進一步地鼓勵女性堅持自己的科研道路。
賽默飛“2023女科學家成長計劃”在上海交通大學啟動
針對中國的科學啟蒙教育,自2015年起,賽默飛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打造“賽默飛科學公益日”項目,助力啟迪貧困地區青少年兒童科學創新,迄今為止已成功運營近十年,惠及十余萬名學生。2023年,該項目走進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四座城市的隨遷子女學校及公立小學同步開展科學課堂,通過“科學盒子”為兒童探索奇妙的科學世界,啟迪未來創新力。
2023“賽默飛科學公益日”項目現場
結語
賽默飛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段成功的商業故事,更加見證了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所取得的累累碩果。通過全新的“創領共生”在華發展承諾,賽默飛展現了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本土市場深耕的堅定決心。
在如今高水平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市場見證了這一全球科技巨頭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過程,也將繼續關注其在中國的創新實踐,以及更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創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