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跨欄”進出校門引關注,校園開放,頭部大學應做表率 | 快評
為大學校園封閉管理辯護的諸多理由,很多都是多慮的。當然,開放校園的同時,也要為大學解綁,不能校內出現任何問題,都要找學校來擔責。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在社交媒體的幾篇文章,讓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的話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李植日前在知乎發表文章說,北大現在進出校門要刷臉,但是他沒有授權學校使用他的人臉識別信息,刷不了臉,進出學校需要門衛查驗工作證后放行。因為查驗工作證經常需要耗時十幾秒時間,他往往直接跨過閘機欄桿就進去了,門衛大都認識他,一般不會攔截。但是這天入校時,保安在校園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沒追上又騎了自行車來追。最后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證結束。而在出校時,又被門衛攔住要求刷臉,否則不能出校,最后他又是跨欄出校。
據李植說,北大校園出入要查證件始于2008年。在此之前,北大是可以隨意進出的。北大加強校園管理始于何時我不清楚,但是此前可以隨意出入卻是千真萬確。
在我讀書的年代,不僅北大,北京所有的大學都可以隨意出入。不僅學校大門,連教學樓、教室都可以隨便進。各個學校知名老師的課,總是擠滿了人。北大“旁聽生”曾是一個規模不小的群體,北大也一貫以課堂開放為榮。然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