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先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人,竟然是……張之洞?
當時西方國家與清廷之間經常存在“信息時差”,許多在西方通行的做法在中國要多年之后才知曉。張之洞1888年(光緒十四年)已獲知“八小時工作制”,近乎“同步”,他的信息來源是什么,暫時未查到可靠記錄,但仍可從三個人物身上猜測。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清重臣張之洞。資料圖。
“八小時工作制”是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等地工人大罷工提出來的訴求,由此才有了“五一”國際勞動節。兩年之后,1888年11月張之洞在巴拿馬運河公司來華招工時提出同樣要求,令人稱奇。眾所周知,我國工人集體要求“八小時工作制”,是1922年在廣州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正式提出的,距張之洞的主張已過去了34年。張之洞從什么渠道得知“八小時工作制”,引人遐思。
1880年,法國運河公司開始開鑿巴拿馬運河,公司曾通過香港等地引入華工,但因勞動條件惡劣、傳染病流行,工人死亡率很高。據記載,1884年至1888年間,從廣東寶安到巴拿馬的651名華工,有半數在運河工地染疫而亡。1888年,運河公司找到盛宣懷幫助招工。盛氏的主意,是請張之洞在廣東設立官方的招工公所,通過組織大規模的“勞務輸出”牟利。在與盛氏的來往電報中,張之洞提出了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要求。
188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