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忠 | 回憶邵海清老師
我后來才意識到,幾位評委著實為我捏了一把冷汗。因為那時的答辯中,經常出現與導師意見沖突而不過關的情況。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杭州大學中文系邵海清老師(1931-2023)。資料圖。
邵海清老師(1931-2023),一米七八的個子,身材勻稱,頗有靜氣。說話輕聲細語,穿著干凈整潔。他的板書很工整,三個指頭捏著粉筆,輕輕地劃過黑板,形成細細的線條,那字也十分清秀,就像他的為人。
吳秀明老師說到老師們的音容笑貌,曾描摹道:邵海清先生文質彬彬,舉止優雅,每次課間休息都用折得方方正正的手帕,輕輕地、輕輕地拂去飄落在頭發和衣服上的粉筆灰。
老樊說,給我們講課的老師中有三個愛出汗的:倪寶元先生、華宇清老師和邵海清老師。當邵老師翹起蘭花指、疊好手帕頻頻擦汗時,你是看不到他哪里有汗的。真可謂:只見他擦汗,不知汗在哪。我想邵老師肯定是有汗的,只不過他的汗是細細然的汗,旁人不易察覺罷了。
因老樊的形容,我腦海中也浮現出邵老師用指尖從衣袋里捏出手絹輕輕擦汗的樣子,還有那翹起的小拇指。
此外留下的記憶,他是我碩士論文的答辯委員。徐朔方先生請了復旦大學李平教授來做主席。本校的老師中,徐先生之外,有邵老師和平慧善老師。還有一位,恕我失禮,居然不記得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