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讀兩位東南亞女作家 | 云端
“她想象他來到這里要找的事物,想象那可能是任何一個人,但也可能根本不是在找人,只是一個分身,習慣性地回到這里尋找——尋找著尋找……”
責任編輯:邢人儼
泰國清邁夜市。視覺中國|圖
賀淑芳:小鎮三月
那是去年年底,飛了又飛,從北美輾轉返歸島上。上海朋友微信追來了:“回到新加坡開心嗎?”
“蠻好。只是雨季潮濕,一下子不太習慣?!?/p>
上次“回來”也是雨季,那時的潮濕感似更強烈,夜里一覺醒來,覺得自己水淋淋的,像一株海底植物。
人越是年長,倒時差越是辛苦。不是幾個鐘頭之差,12小時,正好是晝夜倒反。
豈止時差。這是三十年來離開島國最久的一次,回到家竟有點懵:煤氣閘的手柄怎么算是打開?久不用了有沒有漏氣?點火會爆炸嗎?廚房水池下的管子脫落,擰開龍頭腳下水漫一地;封閉久了又遇潮氣,浴室天花板的白色墻皮不時掉下一片,正發怔,門忽然被風吹得砰然反鎖……
潮氣黏膩地裹住皮膚,不開冷氣嫌熱,開了又覺森寒。窗子和冷氣關關開開,生活仿佛需要重啟。
幸好有朋友遞了馬華作家賀淑芳的短篇小說集《湖面如鏡》給我,被一種特別的語調吸引,進入作家營造的氛圍,心緒慢慢安寧。
九篇小說,睡睡醒醒中看完。選做書名的《湖面如鏡》,尖銳議題寫得克制甚至詩意;有關“改教的阿米娜”兩篇,把遙遠北方的阿特伍德一下子拉近……最喜歡的還是末尾的《小鎮三月》,讀著它時,書里書外都在下雨。
新加坡雨季的雨,也像賀淑芳北馬家鄉的小鎮一樣,并無規律可循?!坝袝r黃昏來了才下雨,有時午后兩三點就淅淅瀝瀝地落水了?!薄坝袝r雨不是逐漸變大的,而是一來就滂沱……”“一整夜雨聲忽大忽小,水溝里的雨聲噗嚕噗嚕前前后后圍裹整棟房子?!?/p>
故事毫不復雜:翠伊假期從外地來幫姑媽看顧旅店,身形碩大聲線尖細如少女的姑媽常在唱歌,生意不多,翠伊懨懨發夢,一個后生仔的到來打破了百無聊賴:他每天來旅店住宿,要最便宜的房間,第二天提著簡單行李退房,然后又回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