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癌癥”紅斑狼瘡或有藥可醫

以CAR-T細胞療法為代表的新藥在治療“不死的癌癥”紅斑狼瘡方面展現出令人鼓舞的臨床試驗結果。

責任編輯:朱力遠

據周海媚工作室2023年12月12日晚發布的聲明,著名香港影視演員周海媚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1日離世,享年57歲。此前曾有傳聞說周海媚“長期受紅斑狼瘡困擾”。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多發于年輕女性,易復發,長期存活率偏低,尚無根治方法。不過,最近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為代表的新藥開發展現出令人鼓舞的臨床試驗結果,最長無癥狀緩解期已達到22個月,有望為紅斑狼瘡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全球首個接受CAR-T細胞療法的紅斑狼瘡患者,無癥狀緩解期已超過22個月。(資料圖)

全球首個接受CAR-T細胞療法的紅斑狼瘡患者,無癥狀緩解期已超過22個月。(資料圖)

我國發病率居全球第二

紅斑狼瘡一般指系統性紅斑狼瘡,這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患者免疫系統產生針對自身細胞的細胞核的抗體,從而引導白細胞錯誤攻擊自身健康組織器官而使人患病,可導致腎臟、心血管、肺、消化系統、血液系統、血管、眼部等多器官損傷。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面頰出現“蝶形紅斑”,因其看起來像狼咬傷的一樣,19世紀中葉的人們將其稱為“狼瘡”,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截至目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與遺傳、激素、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一部分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呈家族遺傳特性,但是尚未找到特定的基因,一般認為存在多個易感基因,而且環境因素也會觸發這些易感基因。據《柳葉刀》雜志一項研究顯示,在同卵雙胞胎中,如果其中一方受到影響,另一方也有24%的機會患上這種疾病。雌性激素、陽光、吸煙、維生素D缺乏和某些感染等環境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系統性紅斑狼瘡癥狀復雜多樣,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誤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常見癥狀包括關節疼痛和腫脹、發燒、胸痛、脫發、口腔潰瘍、淋巴結腫大、感覺疲倦以及最常見于面部的紅疹,由于疾病本身和長期用藥帶來的副作用等原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還會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心臟病、腎衰竭、神經性疾病等相關病癥,導致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