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澤 詩性與理性
審美說到底是情感問題、精神問題,只有在現代背景下重構"個人"與"天下"的關系,重構與新時代相協調的個人世界觀,才能找到個人的歸屬和心靈的自如,無論是情感上的,還是生命上的。
孟澤 湖南雙峰人。曾師從羊春秋習古典文學、吳思敬習文藝學,現為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系教授。著有《中國歷史狂士》、《無我有我之境》、《兩歧的詩學》、《王國維、魯迅詩學互訓》等書。
審美說到底是情感問題、精神問題,只有在現代背景下重構"個人"與"天下"的關系,重構與新時代相協調的個人世界觀,才能找到個人的歸屬和心靈的自如,無論是情感上的,還是生命上的。
有破壞而無建設,有現世而無理想,有清淺的理智而無深厚的情感,唯物、功利甚至勢力,這樣的概括不止于二十世紀,今天仍在延續。這個時代許多舊的架構和規則在消解,新的格局尚未成型,渺小如凡人難免失措,只求應然之事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現實選擇,詩性的缺失似為必然。
結識孟澤是一段美好的體驗。浸淫中國古典文學數十載的他,言談中不自覺流露的詩意的唯美和精巧的文法,時常令人訝異和欣喜。訝異是因為,這種表述,詩化的、溫婉的,放在直接簡陋的當代語境里,多少顯得笨拙和不調和。欣喜不必說,還有什么比靈性更可貴、 比漢語之美更久違?但他又不是夸張的,甚至連奔放也算不上,縝密周全于是表達只得克制。據他說是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