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我不是一個激進的人

萬鋼,幾十年來第一位非中共出身的“內閣部長”。他顯然不是激進的改革者,上任之初即強調“沒有共識就不會有成功的變革”

 


從教授到部長
    自5月份走馬上任,萬鋼正逐漸適應部長這個角色。
    此前萬鋼沒有料到,在中南海的一次講座能夠讓他成為科技部長的人選。
    因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杰出成就,2004年,萬鋼得以進入中南海給胡錦濤在內的中央政治局講課。在后來的回憶中,萬鋼說與胡錦濤的一番交談令他至今難忘。
    3年后,擔任同濟大學校長的萬鋼意外地成為了新一任科技部長,這個消息讓同濟全校師生都感到振奮。此前,中央還從同濟大學要走了校長吳啟迪,出任教育部副部長。
    從教授、院長、校長到科技部長,萬鋼只用了7年時間。
    從科技界的反映來看,萬鋼的意外入選其實有必然性。幾十年里,中國的工業化基本上走的是傳統粗放型的發展道路,即建立在對自然資源長期高強度開發和利用的基礎上,使中國的資源與環境不堪重負,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謀求可持續發展,這成為了中央領導層關注的焦點。萬鋼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杰出表現,還有他的德國留學工作背景,他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都讓他成為科技部長的最佳人選。
    萬鋼上任兩個月以后,科技部等十七個部門發起一個名為“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系列活動,科技部還向社會公布了《全民節能減排手冊》,推出了日常生活中36種習慣的耗能指標,提倡在不降低現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選擇科學合理、節約能源的綠色生活方式。
    有人見到,萬鋼科技部的辦公室里,撤掉了一次性紙杯,擺上了可以長時間使用的玻璃杯,空調打在了26攝氏度,擺在桌子上的文件都是雙面打印的,工作用筆也是環保鉛筆?!霸诓皇褂脮r關閉飲水機的電源,全國每年可以節電140億度;在農村地區推廣普及農戶沼氣池,可以使我國每年節約九百多萬噸標準煤。這些看起來是平常小事,但做好了,節能空間和潛力是巨大的?!比f鋼說。
    從北京的交通智能化研究成果應用、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建設中節能新技術的應用、新能源汽車進入奧運會賽場使用,萬鋼以科技部長身份,主動拜訪北京市的領導和奧組委,不遺余力地推廣節能新技術。就任科技部長以來,萬鋼參與的眾多社會活動也與此相關。
    萬鋼說自己不是一個激進的人,也不會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現象出現?!皩ξ襾碚f,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有它合理的一面。我們對現有的規劃、確定的計劃要保持它的延續性和穩定。我不是來拆房子的,而是來建更多房子的?!彼@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最酷科技論”與節能專家
    “如果我們居住的城市,我們經常會覺得出門行動不方便,城市的煙氣很大、污染很重,面對這種狀況我認為,最酷的技術就是未來讓我們的市民在出門的時候都能坐上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使他們能夠享受到零排放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恩惠?!痹诖筮B舉行的“亞洲的科技改造潛力”研討會上,萬剛的“最酷的科技論”贏得了全場聽眾的掌聲。
    還在德國奧迪工作的時候,萬鋼和造訪的科技部原部長朱麗蘭交談時,提出“把發展轎車潔凈新能源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跳躍發展的起跑線”的戰略性建議:“在傳統汽車業制造上,我們落后國際先進水平二十多年;而在清潔能源汽車發展上,外國比中國只領先幾步,國外的汽車廠家都是各自閉門研究,如果中國發揮體制研究優勢,很容易趕上甚至超過其他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中國汽車業戰略發展的機遇,也是必須要抓住的機會?!?BR>    不久,朱麗蘭代表科技部對萬鋼正式發出了邀請,請他回國發展。2001年,萬鋼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回國,被同濟大學正式聘任為教授、博導、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主持汽車新能源技術的研究工作。
    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萬鋼在北京的一周內拜訪了5位部級干部,為他們講解在全球現有資源下,中國如何發展燃料汽車。詳細的調查,開闊的視野,萬鋼提交的調研報告,為電動汽車專項列入“國家863計劃”打下了良好基礎。不久,他又被科技部聘任為中國“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
    在回國后的7年里,萬鋼和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一起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究上,做到了與其他國家同步。最讓他自豪的是,他研制的電動汽車不僅僅限于實驗室的研究,一開始就著眼于生產、使用——他的起初平臺可以直接移植于大眾、吉利等汽車上,進行生產和產業化。這其實是德國留學和工作帶給他的經驗和影響。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腳踏實地和刻苦。與萬鋼一起長期工作的余卓平說,萬鋼是個工作狂。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回國后,除了睡眠時間外,萬鋼基本上都呆在辦公室和實驗室里。有時候出差歸來,家也不回就到了實驗室里。上海的冬天很冷,實驗室里沒有暖氣,就穿著軍大衣工作。
    新能源汽車就是這樣搞出來的。這一成果對于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意義重大。
    在萬鋼的推動下,科技部與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在北京、上海實施中國燃料電池公共汽車商業化示范項目,分別在北京、上海的公共交通線路上,進行為期兩年的示范運行,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
    根據計劃,新燃料電池汽車將在2008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區域投入使用,實現公共交通零排放,這將為中國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把德國教育經驗搬到了同濟
    萬鋼是2004年被任命為同濟大學校長的,在此前,他已經當了兩年的副校長。擔任同濟大學校長后的3年多,萬鋼一直在積極推動高校在社會服務中創造價值和效益,推動經濟、科技和教育的結合。
    在萬鋼的任期內,2004年,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建成啟用,這個校區的建成是對目前國內高校普遍負債化運營模式的一個突破。這個投資26億元的新校區,同濟自己只出了6億元,另外20億元全部由地方政府及相關汽車企業出資。按照萬鋼的規劃,同濟大學的汽車學院和汽車工業相關聯的院系,如機械學院、軟件學院、交通學院、電信學院、管理學院、材料學院等都遷入了這個校區,實現“以學科鏈帶動產業鏈,用校園內的學科帶動校外的產業”。
    2008年,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將投入使用,這所落戶嘉興的二級學院經費全部由地方政府埋單,總投資4.7億元,占地800畝,在校生規模10000人。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由同濟大學負責,院長和常務副院長由同濟大學推薦,后勤由宏達控股集團投資經營。
    也有人擔心,同濟的擴張會帶來教育質量的下降。萬鋼對此有著自己的觀點:“我一直倡導,本科教育是同濟大學的立校之本。在教學和就業這兩個問題上,同濟大學可以說,我們做得相當不錯?!?BR>    萬鋼把德國教育經驗搬到了同濟。他不看重大學的獎項和排行榜,卻看重同濟的社會影響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同濟大學有一個評估院,每年出兩本書:一本是藍皮書,著眼于分析同濟專業的社會影響力,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另一本書是每個學院的年度工作報告。這些年,同濟大學在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上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需要,服務地方建設,發展壯大自己。
    相比其他學校,同濟的老師們在工作上的壓力要小很多?!拔覐牟唤o同濟的老師下指標或者任務,而是對學院進行整體考核,我們的考核是多維度的,比如課多的老師沒有精力寫文章,可以以后再寫;課少的老師可以搞基礎研究或寫論文發表,根據每個教師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調配,最后達到一個綜合要求目標?!?BR>    此外,在萬鋼的推動下,一個“環同濟設計產業帶”已圍繞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形成,年產值近30億元。但萬鋼并不因此而滿足,他還提出對校區及周邊環境進行重新規劃、布局,打造“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幾年以后,將經濟圈內的年產值提升到百億元。
    熟悉萬鋼的朋友說,長期在德國大企業工作的經歷和背景,使得萬鋼在校長這個崗位上,有許多不同于其他高校的舉措,顯現出企業家特有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今天的大學之所以受矚目,根本原因是它與人民生活日益緊密的結合。大學應幫助一切有志者親近科學,成為原始創新的重要源頭,與區域經濟產業對接,融入國家、區域的建設發展中,主動為社會提供知識、技術成果和人才,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除此外,大學沒有自己的私利,大學不謀求成為一個利益集團?!?BR>    前者是萬鋼心目中大學的使命,后者是他對同濟的要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