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老師、寶媽的電子教培推銷員,瞄準了內卷的家長市場
買賣這些電子教培,存在交易風險的同時,勢必造成對知識產權的侵害,無形中還加重了一些并不熱衷做題的孩子的學習負擔。
責任編輯:溫翠玲
現如今除了去找朋友掏心掏肺地傾訴,能自覺體會到我的焦慮的,只剩下那幾個我經常會打開的社交App以及寄居在它們上的某一群人。
他們總能準確及時地“洞察”我的焦慮。上五分鐘我還在群里和朋友討論讀小學孩子的學業問題以及不同學校教育質量的話題,下五分鐘我就在某App上看到一些昵稱為某老師或某娃媽媽的用戶分享一些孩子滿分的單元試卷或者工整好看的漢字書寫作業。
我初看這些時難免會羨慕不已,再點進去詳細學習一番,但是在經過一番了解和甄別后,我發現他們的真面目其實是電子教培推銷員。
實際上他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和家長。點開他們的主頁會發現,發布的都是不同類型的試卷,帖子下面的評論清一色回復求分享,發帖者回復的是進主頁群領取。作為家長,我在好奇與需求的驅使下進了群。
進去的時候是第3個群,群里最初顯示170人,沒過1小時就顯示375人,很快群就滿了。這時候群主讓大家關注一個微信領取試卷,我試著添加,過了10分鐘對方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